[实用新型]可调式护颈枕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5667.1 | 申请日: | 200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1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樊明镜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明镜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41D13/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2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护颈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式护颈枕。
背景技术
现有枕头结构通常是一枕芯与枕套的结合,目前市面上还出现了一种在枕头周围贴磁片以形成磁疗作用的枕头,但这些枕头尚存在以下不足之外,首先是落枕的问题,如今,人们工作紧张之后的睡眠总希望能有良好的睡眠质量,但由于现有枕头的结构无法实现控制头部位置,常会出现人的背部靠垫在枕头上,头部后仰,使人睡后发生颈椎疼痛、酸胀、头昏,这就人们常称之为落枕。其次,人体侧睡时,由于睡姿不正确,有的人往往会造成下巴面颊产生位移或拧筋,致使醒来后出现嘴歪和面部肌肉疼痛,给人带来痛苦,久而久之,甚至会引起相关疾病,落下病根。
现有的防落枕的枕头,很多是在正规的枕头之外设置一个新的小型的附加枕头,该附加枕头通常与正规的枕头固定连接,由于是固定连接,不容易收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护颈枕。该可调式护颈枕设置有方便收藏副枕芯的内置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可调式护颈枕,由主枕芯和副枕芯组成,主枕芯内部设置有填充物,其中:主枕芯的内部还设置有可收放副枕芯的内置袋,内置袋开口处设在主枕芯外表面。
可调式护颈枕,其中:副枕芯的一端与内置袋的开口处相连。
可调式护颈枕,其中:副枕芯内部中空也设置有填充物,副枕芯与主枕芯内部连通。
可调式护颈枕,其中:内置袋的开口处设置有封闭件。
可调式护颈枕,其中:封闭件可以是拉链、绑绳或子母扣中的任意一种。
可调式护颈枕,其中:副枕芯由横向枕体和竖向连接带组成,竖向连接带的一端与横向枕体的中间相连,竖向连接带的另一端与内置袋开口处相连。
可调式护颈枕,其中:竖向连接带、横向枕体、副枕芯上放置若干绑绳。
可调式护颈枕,其中:横向枕体形状呈圆柱体。
可调式护颈枕,其中:横向枕体的形状呈平面形,横向枕体的四周设置有扣按件。
可调式护颈枕,其中:横向枕体的平面设置有绑扎件。
可调式护颈枕,其中:横向枕体的内部呈现中空,横向枕体两端开有可方便安装和取出填充物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内置袋的设置有利于副枕芯的收藏。副枕芯中可以塞入茶叶包,竹炭包、中药包等各种保健功能的填充物。由于副枕芯与主枕芯是可以分离的或相连的,副枕芯具体使用位置可以根据每个人颈部的不同做适当调整,所以被称为可调式护颈枕。而且用手可以将填充物在副枕芯与主枕芯内部互相调整填充量,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颈部体形来调整副枕芯中的填充物的填充量,这也体现了可调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向枕体形状呈圆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向枕体为平面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主枕芯1、填充物2、副枕芯3、内置袋4、子母扣5、横向枕体6、竖向连接带7、绑绳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可调式护颈枕,由主枕芯1和副枕芯3组成,主枕芯1内部设置有填充物2,其中:主枕芯1的内部还设置有可收放副枕芯3的内置袋4,内置袋4开口处设在主枕芯1外表面。
内置袋4的设置有利于收藏副枕芯3。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副枕芯3游离于主枕芯1之外,不容易收藏的缺点。
将副枕芯3从内置袋4中取出,将副枕芯3与主枕芯1并列联合使用,副枕芯3可以特别的放置在颈部下面,托住颈部,可以起到护颈的作用。
副枕芯3可以是与主枕芯1、内置袋4相连的。
副枕芯3也可以是与主枕芯1、内置袋4分离的;副枕芯3单独设置不影响防落枕的效果。
由于副枕芯3与主枕芯1是可以分离的或相连的,副枕芯3具体使用位置可以根据每个人颈部的不同做适当调整,所以被称为可调式护颈枕。
实施例2、可调式护颈枕,其中:副枕芯3的一端与内置袋4的开口处相连。其余同实施例1。
如果副枕芯3与内置袋4的开口处固定的相连,便于副枕芯3与主枕芯1并列联体使用,防止副枕芯3与内置袋4的分离带来的可能的护颈效果错位,而且副枕芯3与内置袋4的开口处固定的相连,也便于随时可以将副枕芯3塞入内置袋4中收藏。
实施例3、一种可调式护颈枕,其中:副枕芯3内部中空也设置有填充物2,副枕芯3与主枕芯1内部连通。其余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明镜,未经樊明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56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体刺血装置
- 下一篇: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和空间复用数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