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防盗锁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5834.2 | 申请日: | 200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81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暑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暑光 |
主分类号: | E05B71/00 | 分类号: | E05B71/00;B62H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湖北省武汉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防盗锁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是一种自行车防盗锁。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技术中,大多数自行车防盗锁只是对车轮进行加固,使其不能转动而达到防盗的目的,而在有些公共场合下偷盗者会把自行车提到隐蔽处用特殊工具处理,由于此种锁法较普遍,不会引起大家注意,则不能对偷盗者产尘心里的恐惧。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防盗锁,以达到使自行车上锁的方式不同于众,在偷盗者进行盗窃的时候引起大家注意,起到双层防盗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上锁体(1)、锁杆(2)、锁挂(4)、下锁体(6)组成,车龙头(3)与车身成90°由锁固定,其中锁杆(2)的一端与上锁体(1)活动式连接,可以在下锁体(6)与锁杆(2)连接平面处360°旋转,上锁体(1)、下锁体(6)、锁挂(4)分别通过锁紧夹(8)与螺栓(9)固定在车支架(5)、车前叉(7)和车龙头(3)的下端。
所述上锁体(1)由钥匙孔(10)、锁孔(11)锁紧夹(8)与螺栓(9)组成,下锁体(6)由下锁体主体(12)钥匙孔(10)、锁孔(11)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把车龙头和车前轮旋转90°固定在车支架上,以达到上锁的目的,由于上锁形式特殊,且不方便推动,当偷盗者进行盗窃的时候会引起大家注意,起到双重防盗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锁体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杆与下锁体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挂的俯视图
其中:1-上锁体、2-锁杆、3-车龙头、4-锁挂、5-车支架、6-下锁体、7-车前叉、8-锁紧夹、9-螺栓、10-钥匙孔、11-锁孔、12-下锁体主体、13-锁挂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自行车防盗锁,主要由上锁体(1)、锁杆(2)、锁挂(4)、下锁体(6)组成,车龙头(3)与车身成90°由锁固定,其中锁杆(2)的一端与上锁体(1)活动式连接,可以在下锁体(6)与锁杆(2)连接平面处360°旋转,上锁体(1)、下锁体(6)、锁挂(4)分别通过锁紧夹(8)与螺栓(9)固定在车支架(5)、车前叉(7)和车龙头(3)的下端。所述上锁体(1)由钥匙孔(10)、锁孔(11)锁紧夹(8)与螺栓(9)组成,下锁体(6)由下锁体主体(12)钥匙孔(10)、锁孔(11)组成。
本实施例中,一种自行车防盗锁具体操作过程如下:进行锁车操作时,把车龙头(3)顺时针旋转90°,然后把锁杆(2)从锁挂(4)中取下,旋转一定角度使其恰与锁孔(11)相对,然后插入其中;进行开锁操作时,把钥匙插入钥匙孔(10)中进行开锁,然后把锁杆(2)取出,旋转一定角度使其固定在锁挂(4)上,以防止锁杆(2)对车轮进行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暑光,未经张暑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58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