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87591.6 | 申请日: | 200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96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尹晓青;唐顺保;王聪;余晓静;阮新建;陈绪耀;桂胜伟;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8 | 分类号: | C21D1/28;C21D9/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伟 |
地址: | 430083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退火物在空气中进行二次冷却的二次冷却装置,特别涉及冷轧钢卷罩式退火出炉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平整温度的二次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冷轧板生产企业中,罩式退火炉被广泛使用,用以消除轧制后钢卷的冷加工硬化。钢卷在罩式炉中完成加热后,一般通过冷却罩直接冷却到平整温度(卷芯温度60℃以下)或者配备专门的二次冷却装置,通过冷却罩将钢卷冷却到不被氧化的温度(卷芯温度160℃以下)后出炉,再在二次冷却装置上进行空冷到平整温度。目前,一些罩式炉退火机组采用的是用冷却罩将钢卷直接冷却到平整温度,这样虽然减少了员工的操作步骤,但明显的增加了钢卷退火的冷却时间,降低了炉台的退火效率。而其它的罩式炉退火机组配备了相当的二次冷却装置,一般由承重对流板、风口、风机和电机组成,通过风机将周围空气抽出吹刷钢卷达到冷却的目的,一般采用远程开关或就地开关控制。这种二次冷却装置相对冷却效率低下,特别是在高温天气的季节和地区,如果要配备对应炉台产能的二次冷却装置,对退火空间的场地要求较高;同时其最终冷却的吨钢能耗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冷却装置,该装置解决了现有二次冷却装置冷却效率较低、吨钢电耗较高,设备对退火空间场地要求高等不足及缺点,同时优化二次冷却装置的控制,减少二次冷却装置不必要的空转浪费和操作不便等弱点。
本实用新型的二次冷却装置包括:承重对流板、风口、风机和驱动风机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与冷却水进水管线和回水管线连接,冷却水进水管线和回水管线上设气动阀。
本实用新型的二次冷却装置的特征还在于,还包括:一接触开关,该接触开关设有连杆,该连杆的一端位于设在上述承重对流板上的圆孔中,其圆形端头突出在上述承重对流板的表面,该连杆可以上下移动地嵌在固定的套筒中,在套筒和连杆之间设有弹簧,该弹簧在没有负载的情况下可以使连杆的一端突出于上述承重对流板的表面;在所述承重对流板有负载的情况下,所述连杆受压向下移动,其另一端恰好使该接触开关闭合,该开关与所述驱动风机的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二次冷却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冷却水管线上设有超压排水阀。
本实用新型的二次冷却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热交换器的正下方设有冷凝水槽,该冷凝水槽与冷凝水排水管相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二次冷却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气动阀受所述接触开关控制,在所述接触开关接通后延时0~5分钟后打开,在所述接触开关断开后断开。
本实用新型不仅大大提高了二次冷却装置的冷却效率,降低了吨钢冷却能耗,相同产能退火机组可减少二次冷却装置设备配备数量,减少了配备二次冷却装置对退火空间场地的要求,而且,通过自接触开关控制二次冷却装置的运行,减少了二次冷却装置电机不必要的空负载运转,简化操作,减少了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二次冷却装置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二次冷却装置中的接触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二次冷却装置,包括:承重对流板2、风口12、风机和驱动风机的电机11,其中,还包括:一热交换器4,该热交换器与冷却水的进水管线7和回水管线8连接,冷却水进水管线7和回水管线8上设气动阀6、9;一接触开关3,该接触开关设有连杆34,该连杆34的一端位于设在上述承重对流板上的圆孔中,其圆形端头30突出在承重对流板2的表面,该连杆34可以上下移动地嵌在固定的套筒33中,在套筒33和连杆34之间设有弹簧31,该弹簧31在没有负载的情况下可以使连杆的圆头端30突出于承重对流板2的表面;在所述承重对流板有负载1的情况下,所述连杆34受压向下移动,其另一端35恰好使该接触开关闭合,该开关与所述驱动风机的电机11连接;气动阀6、9受接触开关3控制,在开关接通后,气动阀延时0~5分钟后打开,在开关断开后,气动阀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二次冷却装置的冷却水管线上还设有超压排水阀10,可以避免冷却水超压对换热器造成损坏。
在热交换器的正下方设有冷凝水槽5,该冷凝水槽5与冷凝水排水管13相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75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式撞击型气化炉
- 下一篇:用于航空薄壁管件弯管填充石蜡的净化回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