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场共振式无线充电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7900.X | 申请日: | 200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77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冰;吴伟豪;莫兰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冰;吴伟豪 |
主分类号: | H01M10/46 | 分类号: | H01M10/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300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场 共振 无线 充电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磁场共振式无线充电电池。
背景技术:
手机的无线充电技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外一些企业已推出无线充电手机。但目前的手机电池结构及制造工艺还很难与无线充电装置匹配,以至日本某公司制造的无线充电手机需要外接感应器支持才能解决问题,使无线充电手机的电池和无线充电装置呈分离结构,不但使用不方便,而且制造也不方便,尤其是耗电量大的笔记本电脑,使用这类无线充电装置将涉及更多的技术问题。且现有的无线充电装置的有效感应充电距离很短,充电效率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场共振式无线充电电池,它不但体积小,而且有效感应充电距离很远,充电效率极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提供的无线充电电池是在普通电池上设有感应线圈和共振线圈的贴膜,贴膜上的感应线圈连接充电芯片,充电芯片连接电池,共振线圈的振荡频率和远端无线磁场发射器频率相近或相同。感应线圈和共振线圈的匝数根据充电感应装置线圈的匝数而定,感应线圈和共振线圈粘在平面贴膜的表面或使用两层平面贴膜使感应线圈和共振线圈夹在两层平面贴膜之间。感应线圈和共振线圈可用导线绕制或使用扁平线绕制,或者用电镀的方法将感应线圈和共振线圈镀在平面贴膜表面。
当无线充电电池进入到无线射频磁场发射器的电磁波有效覆盖范围时,感应线圈感应到电磁波,感应线圈产生电流并送给整流电路进行整流,整流电路输出微弱电流分别送给充电电路的输入端和检测取样电路的输入端,充电电路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微电流充电,检测取样电路对整流电路送来微弱电流进行检测取样并控制共振电路振荡,由共振电路输出电流驱动共振线圈振荡产生交变磁场,该交变磁场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和无线射频磁场发射器的磁场发射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相互共振,根据磁共振原理,磁感应充电部分中的线圈组的感应线圈在相互共振磁场中感应电动势迅速增大,感应电流通过整流电路整流后直接送给充电电路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大电流充电,可充电电池由充电电路进行充电管理。
感应线圈与共振线圈以贴膜的形式构成,感应线圈为磁芯线圈或空心线圈。所述的贴膜是平面贴膜或环状贴膜。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磁场共振式无线充电电池上以贴膜的形式构建有感应线圈和共振线圈及其相关电路,感应线圈连接整流电路,整流电路连接充电芯片和检测取样电路,充电芯片连接可充电电池,检测取样电路连接共振电路,共振电路连接共振线圈,感应线圈中或感应线圈四周设置有共振线圈,共振线圈以磁场发生器相同或相近的频率产生振荡,在感应线圈附近产生和磁场发生器频率相同的共振磁场,在一定距离内两个或两个以上频率相近或相同的磁场相互共振,感应线圈感应磁场产生电流对可充电池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2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照图1,在磁场共振式无线充电电池的可充电电池4上设有贴膜式的磁感应线圈1和共振线圈2组成的线圈组5,由整流电路6、充电电路7、共振电路8、检测取样电路9组成的电路板3。
参照图2,可充电电池4上设有感应线圈1和共振线圈2组成的贴膜式线圈组5,感应线圈1连接整流电路6,整流电路6连接充电电路7和检测取样电路9,充电电路7连接可充电电池4,检测取样电路9连接共振电路2,共振电路8连接共振线圈2。当无线充电电池进入到无线射频磁场发射器的电磁波有效覆盖范围时,感应线圈1感应到电磁波,感应线圈1产生电流并送给整流电路6进行整流,整流电路6输出微弱电流分别送给充电电路7的输入端和检测取样电路9的输入端,充电电路7对可充电电池4进行微电流充电,检测取样电路9对整流电路6送来微弱电流进行检测取样并控制共振电路8振荡,由共振电路8输出电流驱动共振线圈2振荡产生交变磁场,该交变磁场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和无线射频磁场发射器的磁场发射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相互共振,根据磁共振原理,磁感应充电部分中的线圈组的感应线圈1在相互共振磁场中感应电动势迅速增大,感应电流通过整流电路6整流后直接送给充电电路7对可充电电池4进行大电流充电,可充电电池4由充电电路7进行充电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冰;吴伟豪,未经李冰;吴伟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79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