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钢简易涂油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8977.9 | 申请日: | 200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01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毅;蔡靖波;马秋;郑明岁;陈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2 | 分类号: | B05C1/12;B05C11/1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必武 |
地址: | 43008***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钢 简易 涂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金行业中轧钢生产线的精整设备。
背景技术
武钢一热轧现有的四毛毡辊式涂油机的2#HFL,可生产厚度δ=1.2~4.5mm、强度等级σB≤650MPa的磁轭钢(该机1979年由日本引进)。3#HFL可剪切厚度δ=4.5~8mm、强度等级σB≤700MPa的钢板,但未设涂油机。因此,钢板规格:2800mmL×900mmW×5mmH/块,强度等级:610MPa≤σB≤700Mpa的高强度磁轭钢,不能在现有的设备上生产出来。如果引进目前涂油工艺十分先进的静电涂油机,则价格昂贵,需要80万元,且不包括基建及施工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钢简易涂油机,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能优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钢简易涂油机,其特征在于:该机为两辊式涂油机,由下辊1、上辊2、机架座子7和供回油机构组成;
下辊1为耐油耐磨橡胶辊,是传动辊,通过轴承座3固定在基础底座16上;上辊2为吸油能力强且耐磨损的硬质羊毛毡辊,是从动辊,通过滑动轴承组合件6、调整螺杆12、轨道板8和连接板9固定在矫直机牌坊17上的机架座子7上;机架座子7底面焊接在固定的矫直机牌坊17上,另一面焊接有轨道板8,连接板9用螺栓连接固定于轨道板8的顶面;
下辊1输入轴右端采用链传动,上辊2、下辊1左端之间采用开式齿轮传动;
供回油机构由泵油装置、位于下辊1上方的喷油管及其喷嘴19、位于下辊1下方的回油槽13、回油软管14和油箱15构成。
如上所述的带钢简易涂油机,其特征在于:滑动轴承组合件6和连接板9间有缓冲弹簧10和弹簧座11。上辊2及其上安装的滑动轴承组合件6、缓冲弹簧10、弹簧座11、调整螺杆12在通板过程中,可自由于轨道板8间上下升降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
①传动方案的选择。参考2#HFL四辊驱动式涂油机,该机涂油辊输入轴采用链传动,上下两辊之间采用开式齿轮传动,考虑到3#HFL链传动较多及涂油辊的转动特性,我们首选所设计的简易涂油机采用链传动及开式齿轮传动方案。
②外形构思及各零部件的空间布局。参考2#HFL四辊驱动式涂油机工作原理以及精整线夹送辊的使用经验,可将涂油机的工作特性定性两个方面:(1)所设计的涂油机至少两辊,且其中至少有一上毛毡辊(可保证涂油均匀且不划伤钢板表面);(2)所设计的两辊转向必须相反,圆周速度与作业线喂料速度一致,且上辊在钢板通过时最好能自由上下动作(可保证涂油辊正常咬钢)。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大胆构想采用两辊式涂油机(为了节省安装位置和降低成本),同时上辊采用滑动轴承组合件,另设一套回油槽及泵油装置和喷油管。
③简易涂油机的工作可靠性及部分零部件强度的校核。若人为将2#HFL设置为两辊涂油机时,其涂油效果依然符合工艺要求,因此将3#HFL设计为两辊涂油机时,其涂油效果应该可以预期,同时依据简易涂油机的外形构思及作业线相关设备的技术参数,可计算出该涂油机最易变形部位弯曲强度均符合设计要求。
1、有益效果:
①独创单辊涂油概念;(2#HFL现有涂油机为四毛毡辊式,外加一组皮带辊和两台气缸,须单独电机和减速机传动,结构复杂,虽涂油质量较高,然造价不菲,1979年由日本引进造价30万元;配套备品损耗快;带钢简易涂油机仅采用一根涂油毛毡辊,配套辊为一橡胶辊,且不需单独的电机和减速机传动,结构简单,涂油效果符合工艺要求,造价低廉,所需备品大幅减少。)
②制造周期短(顶多20天),安装过程简单;
③设备吨位小(0.6吨不到);
④造价便宜(仅3.5万元),涂油效果可靠;
⑤增加了热轧厂一个全新规格的生产钢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橡胶辊组装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毛毡辊组装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架座子及其组件组装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构件总装图。
具体的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89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门防撞装置及一种汽车
- 下一篇:障碍物警示系统及其运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