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涂料喷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9027.8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01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熊星云;白春雷;张永锟;苏毅;杨德利;许民;付文博;李其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02 | 分类号: | B05B1/02;B05B15/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涂料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喷头,更属于涂料的喷头。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的喷嘴有气流式和压力式两种。气流式喷嘴:高压气体由另一根胶管引导喷头,将涂料吹喷到板坯表面。这种喷涂方式的涂料流量较大,但雾化效果不好,且不好操作,在生产中往往产生涂料四处飞溅、板坯表面喷涂不均匀,需要多次喷涂,涂料浪费大,才能保证必要的涂层厚度。压力式喷嘴:雾化角大,操作简便,涂层均匀,因而多采用压力式喷嘴。但压力式喷嘴往往流量不够,需要多次喷涂,才能保证必要的涂层厚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喷头安装及喷嘴结构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满足喷涂流量要求、能有效的改善雾化效果,同时能提高喷涂速度和质量,涂料浪费大幅降低的新型涂料喷头。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新型涂料喷头,包括喷嘴、涂料管、涂料通道,其在于:在涂料管上安装三通管,在三通管上安装两个喷嘴;喷嘴由套管、依次装在套管内的凸形垫圈、带孔的垫片、与套管连接的凸形螺塞组成;凸形垫圈的凸头端套装于套管的端面;凸形垫圈、垫片、凸形螺塞同一轴心安装,并形成涂料通道。
其在于:套管的凸头一端有带喷口的盖;另一端内壁上加工有螺纹。
其在于:凸形垫圈的凸头端有经流孔,另一端为凹槽,在凹槽内有至少二个挡块,挡块与挡块之间形成涂料流口,挡块与凸形垫圈的内壁之间有间隙。
其在于:挡块与凸形垫圈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及涂料流口的宽度各自至少为3毫米。
其在于:垫片上的孔至少二个,并均匀分布。
其在于:凸形螺塞由凸头、与凸头连接的底座、凸头与底座之间形成的凹槽、凸头端的缺口组成。
其在于:底座的内壁及外壁上均加工有螺纹。
其在于:凸形螺塞与垫片之间形成涂料腔。
本实用新型能满足喷涂流量要求、能有效的改善雾化效果,同时提高喷涂速度和质量,涂料浪费大幅降低,并降低了金属的烧损,提高了成材率;另一方面改进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生产线的故障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涂料喷头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凸形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图4为图1中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凸形螺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向视图
图7为安装两个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新型涂料喷头:
喷嘴:在套管(5)的凸头一端的盖(12)上加工喷口孔(11),在另一端的内壁上加工螺纹。
凸形垫圈:在凸形垫圈(6)的凸头端加工经喷口(13),另一端加工为凹槽,在凹槽内焊接或整体加工四个挡块(14),但在每两个挡块(14)之间形成的涂料流口(15)的宽度为4毫米;挡块(14)与凸形垫圈(6)的内壁之间间隙(16)的宽度为5毫米。
垫片:在垫片(7)上加工6个均匀分布的孔(8)。
凸形螺塞:凸形螺塞为整体加工而成。在凸头(17)端有两个缺口(20);凸头(17)与底座(18)之间形成凹槽(19);在底座(18)的内壁及外壁上加工螺纹。
依次装在套管(5)内放进凸形垫圈(6)、带孔(8)的垫片(7),并使凸形垫圈(6)的凸头端套装于套管(5)的端面;将凸形螺塞(9)通过螺纹与套管(5)连接,并使凸头(17)顶住垫片(7),这时,凸形螺塞(9)与垫片(7)之间形成涂料腔(10)。凸形垫圈(6)、垫片(7)、凸形螺塞(9)同一轴心安装,并形成涂料通道(3)。
制作相同的两个喷嘴(1),将三通管(4)通过螺纹连接于涂料管(2)上,再在三通管(4)上通过螺纹连接两个喷嘴(1)。
工作原理
涂料由涂料管(2)传送到凸形螺塞(9),由凸形螺塞(9)的两个两个缺口(20)流出,经过垫片(7)的6个均匀分布的孔(8)进入凸形垫圈(6)的凹槽,由凸形垫圈(6)的每两个挡块(14)之间形成的涂料流口(15)处流入喷口(13)而喷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螺塞和垫圈开口的设计使液体旋转流入,垫圈和垫也处于旋转状态,从而达到良好的雾化效果,提高喷涂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90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基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电解质微囊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