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紧急防坠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9039.0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48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黎鹏;李炜;黎蕾;朱骏;白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 |
主分类号: | B66B5/26 | 分类号: | B66B5/26 |
代理公司: | 武汉金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3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紧急 坠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梯紧急防坠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电梯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作为高层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但是电梯一旦发生事故、迅速坠落时,将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现行的电梯中安装有电梯制动器或安全钳(即保险装置),而且大多数的电梯系统都会在井道底部有一个与地面固定的减震器。在发生故障而迅速往下坠落时,电梯中的保险装置打开,它能锁住在井道里上下运动的电梯。当电梯落至井道底部时,固定在地面上的减震器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即使如此,有些电梯因年久失修,电梯保险装置失去效应,固定在地面上的减震器能起到的缓冲作用也有限,对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原有保险装置失效的情况下、能够使电梯安全运行、提高电梯安全系数的电梯紧急防坠落装置。
本实用新型电梯紧急防坠落装置,包括:控制装置1和防坠装置2。
控制装置1,包括:绝缘固定架3安装在电梯房顶部下方,绝缘固定架3下接绝缘筒6,绝缘筒6内的弹簧4一头和绝缘固定架3相连,弹簧4的另一头和金属小球5相连;绝缘筒6的上半部分壁两边装有导电膜7,导电膜7一边用导线和电源连接,另一边的导电膜7用导线和防坠装置2的电机8连接。
防坠装置2,包括:固定在电梯房外部上方的缓冲架9,固定在滑道上的弹射器10,弹射器10包括:电机8,和电机8相连的转动轴13上装有挡杆11和套有弹簧12,弹簧12的一头和转动轴13的一头相连,弹簧12的另一头和转动轴13的支撑架相连。
缓冲架9,包括:固定在电梯房外部上方的连接支架14,和连接支架14相连的柔性档柱15。
柔性档柱15为高强度的橡胶柱或高强度的尼龙绳柱。
本实用新型电梯紧急防坠落装置防止坠落是这样实现的:电梯急速坠落时,小球5处于失重状态,上升到绝缘筒6的导电膜7处,接通电路,电机8启动运转,带动转动轴13转动,装在转动轴13上的挡杆11运动到和原状态垂直位置,缓冲架9的柔性档柱15落到挡杆11上,电梯减速直至停止;电梯静止排除故障后,小球5重新回到受重力状态,脱离导电膜7,电路断开,其余楼层的电机8关闭,挡杆11在弹簧12的作用下回位,只要开动电梯,支撑该电梯的挡杆11在弹簧12的作用下回位,电梯即可恢复正常运作。在电梯下坠时若某一层由于时间差没有挡住,下一层一定会挡住,提高了安全保障系数。
本实用新型电梯紧急防坠落装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在现有电梯基础上改造,无须增加很大成本,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减少电梯坠落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为电梯紧急防坠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根据附图所示,电梯紧急防坠落装置,包括:控制装置1和防坠装置2。
控制装置1,包括:绝缘固定架3安装在电梯房顶部下方,绝缘固定架3下接绝缘筒6,绝缘筒6内的弹簧4一头和绝缘固定架3相连,弹簧4的另一头和金属小球5相连;绝缘筒6的上半部分壁两边装有导电膜7,导电膜7一边用导线和电源连接,另一边的导电膜7用导线和防坠装置2的电机8连接。
防坠装置2,包括:固定在电梯房外部上方的缓冲架9,固定在滑道上的弹射器10,弹射器10包括:电机8,和电机8相连的转动轴13上装有挡杆11和套有弹簧12,弹簧12的一头和转动轴13的一头相连,弹簧12的另一头和转动轴13的支撑架相连。
缓冲架9,包括:固定在电梯房外部上方的连接支架14,和连接支架14相连的柔性档柱15。
柔性档柱15为高强度的橡胶柱或高强度的尼龙绳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未经武汉市第十一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90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电容器
- 下一篇:旋流式生活垃圾焚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