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定动力髋关节螺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9237.7 | 申请日: | 200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83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旭;李兴华;王翔宇;张毅;崔杰;王嵩峰;牛培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天旭 |
主分类号: | A61B17/86 | 分类号: | A61B17/86;A61B17/7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0052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定 动力 髋关节 螺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锁定动力髋关节螺钉。
背景技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老年人最为常见的骨折之一,动力髋关节螺钉(dynamichipscrew,DHS)由于允许骨折断端动态及静态双重加压,能够牢固地固定稳定骨折,有效减少骨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因而DHS成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金标准。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增加,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Vilhjalmur等报道1972年~1984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约占所有髋部骨折的32%;而1992年~1998年比例已增加到68%。尽管目前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很多,但是传统DHS内固定仍然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案及金标准。
但现有技术的动力髋关节螺钉(见图1、图2)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点。DHS的滑动设计通过静力性加压(术中尾钉一次性加压)和动力性加压(术后钉板间滑动)的双重加压功能,达到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及早期活动的目的。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常为不稳定性骨折断端多为由前向后的斜形骨折,且多伴有大、小转子骨折,股骨矩丧失支撑。DHS固定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后其动力性加压性能可使近端骨块向外下移动加压,但近端无限制的外移加之老年髋部骨质的骨质疏松,易使主钉(动力螺钉)退钉或切割穿出股骨头,头颈短缩及骨折再移位,而导致内固定治疗失败。另外,传统DHS主钉(动力螺钉)前方加压螺纹为20mm-25mm,对于治疗股骨颈骨折长度合适,因过长则不能超过断端起加压作用,但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同样长度的加压螺纹则显得过短,与骨质的接触面积少,有效把持力弱,同样易出现主钉退钉或切割穿出股骨头、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通过术中尾钉一次性加压(静力性加压)后,采用锁定设计装置消除DHS动态加压功能的锁定动力髋关节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锁定动力髋关节螺钉包括头部为中空柱形套筒的鹅头钢板,从前端穿入套筒孔中的动力螺钉,以及从后端穿入套筒孔中的尾钉,所述尾钉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动力螺钉尾部的内螺纹孔相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钉钉尾的外圆面上和鹅头钢板套筒孔后端内圆面上加工有相互配合的内、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动力螺钉前端的加压螺纹段的长度为30mm~36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骨折复位、钻孔攻丝拧入DHS主钉(动力螺钉),并将DHS主钉与鹅头钢板的套筒安装后,先用普通(现有技术)尾钉(紧定螺栓)与鹅头钢板的套筒拧紧,使骨折断端严密对合,实现静力性加压,然后再拧下紧定螺栓,拧上尾钉(锁定螺栓),将主钉(动力螺钉)与鹅头钢板的套筒锁定,从而消除DHS动态加压功能,防止负重后骨折近端继续外移造成主钉退钉或切割传出股骨头及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的DHS动态及静态双重加压机制改为单一加压机制,即DHS固定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后,通过术中尾钉一次性加压(静力性加压)后,采用锁定设计装置(即尾钉通过钉尾外圆面上加工出的外螺纹与鹅头钢板套筒孔后端内圆面上加工出内螺纹旋装锁定在一起)消除DHS动态加压功能,从而防止骨折近端无限制的外移造成的主钉退钉或切割穿出股骨头,头颈短缩及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增加DHS动力螺钉前端加压螺纹的长度,由现有技术的20mm~25mm增为30mm~36mm。这样有效增加了对骨折近端的把持力,防止DHS钢板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动力螺钉与尾钉的结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鹅头钢板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螺钉与尾钉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鹅头钢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锁定动力髋关节螺钉包括头部为中空柱形套筒1-1的鹅头钢板1,从前端穿入套筒1-1孔中的动力螺钉2,以及从后端穿入套筒1-1孔中的尾钉3,所述尾钉3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动力螺钉2尾部的内螺纹孔2-2相结合,所述尾钉3钉尾3-1的外圆面上和鹅头钢板套筒孔后端内圆面1-2上加工有相互配合的内、外螺纹;所述的动力螺钉2前端的加压螺纹段2-1的长度为33mm。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使用材料为医用不锈钢和钛合金两种,DHS钢板的孔数,长度,角度及动力螺钉的直径与长度等规格与现有技术的产品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天旭,未经王天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92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