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型反烧煤气化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9243.2 | 申请日: | 200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47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章;张铁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建章 |
主分类号: | F24H1/28 | 分类号: | F24H1/28;F24H9/00;F24H9/18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61500河南省长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型反烧 煤气化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烧煤气锅炉,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反烧煤气化锅炉。
背景技术
当前,煤的洁净燃烧技术比较成熟的无外乎煤的反烧技术与煤气化燃烧技术。传统的反烧锅炉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大气的污染,但远远达不到现有的国家环保指标规定,煤气化燃烧锅炉虽很好地实现了煤洁净燃烧,但在运行过程中又存在操作繁琐、煤气爆燃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两种锅炉在燃烧方式上存在的优缺点,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提供一种既能达标排放,又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的环保型反烧煤气化锅炉,且该炉型通过加设对流换热部分,既起到了除尘的效果,又大大提高了锅炉的出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包括锅炉本体、安装在锅炉本体上的正压多点配风系统,锅炉本体包括煤气发生室、煤气发生室下方的燃烧室、燃烧室下方的水冷炉排、位于水冷炉排下方的燃烬室、通过烟气通道与燃烬室接通的对流换热室;煤气发生室、燃烧室、燃烬室与锅壳之间为带有出口的水夹套,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煤气发生室、燃烧室、水冷炉排和燃烬室构成燃烧系统,煤气发生室与燃烧室直接相通,煤气发生室处开有加煤炉门,燃烧室处开有除渣炉门,燃烬室处开有清灰炉门,煤气发生室经烟气旁通阀和排烟管与大气通断;正压多点配风系统通过一次进风管、二次进风管、三次进风管分别与煤气发生室、燃烧室及燃烬室接通,向煤气发生室、燃烧室及燃烬室强制配风;对流换热室中的水夹套与煤气发生室、燃烧室、燃烬室与锅壳之间的水夹套通过水连管和汽水混合物出管相互接通。
在正压多点配风系统中,煤气发生室设有一次进风管,该管直接通入储煤仓内或伸入到储煤仓中心经一90°弯头向下弯曲,在该弯头末端有一喇叭口形风管,该喇叭口形风管内装有旋流片,在一次进风管上安装有控风阀门,由控风阀门控制一次配风量,燃烧室设有二次进风管,该风管进入燃烧室后为一夹角为116°扇形风带,在该风带上每隔一定角度径向且向水冷炉排倾斜的风孔,该扇形风带位于燃烧室的一侧,或对称于两侧分部,扇形风带周边有耐火层,在二次进风管上安装有控风阀门,由控风阀门控制二次配风量,在二次进风管前方有副汽管,副汽管通过二次进风管与燃烧室接通,向燃烧室内配送蒸汽;三次进风管与二次进风管结构相同,其位置在燃烬室内,其扇形风带仅分布于进风一侧,外无有耐火层包敷,在三次进风管上安装控风阀门,由控风阀门控制三次配风量。
对流换热室与燃烧系统呈“一”字排列,对流换热室设有第一折流室、第一折流火管、第二折流室、第二折流火管和烟气收集室,且在第二折流室上设有清灰门,第一折流火管通过上下管板接通第一折流室和第二折流室,第二折流火管同样通过上下管板接通第二折流室和烟气收集室,上下管板与第一折流火管、第二折流火管之间为水夹套,第一折流室与烟气收集室间有隔烟墙,燃烬室与第一折流室之间有开有烟气通道。引风式微湿脱硫除尘器通过排烟管与烟气收集室相连,引风式微湿脱硫除尘器上安有鼓风机,并与烟囱相连。
在锅炉本体中的水夹套出口处安装有汽水分离装置。在燃烬室内壁铺有耐火层。整个锅炉本体外有包装保温层,整个锅炉本体呈“L”型。在锅炉本体上还安装有自动上水系统、微电脑电控箱。第一折流室、第二折流室、烟气收集室,除上下管板面均铺有耐火层。燃烬室与第一折流室之间设有折烟墙,在折烟墙上开有椭圆孔的烟气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独特、制造容易、安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煤为燃料在锅炉内反烧又转化为煤气燃烧,达到燃烧充分又无烟无尘和脱硫的环保效果。经对流换热系统和引风式微湿除尘器后,达到无烟排放,是一种理想的环保节能锅炉。因而该锅炉可以广泛地使用于要求环保排放的所有需要锅炉的场合,在一定领域内能代替燃油(气)锅炉,为用户节约可观的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炉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系统剖视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次配风系统的主视图和剖视图。
图5、6为本实用新型的三次配风系统的主视图和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压多点配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配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包保温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建章,未经周建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92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粪管保温套
- 下一篇:利用分隔卡半连续处理货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