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电动匀浆仪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9370.2 | 申请日: | 2007-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40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凤;芮喜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金凤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欣棠 |
地址: | 462008河南省漯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电动 匀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品食品检验所应用的电动匀浆仪。
背景技术
电动匀浆仪在药品食品微生物限度(卫生学)检验中,供固体、半固体、脂溶性液体供试品的供试液制备,它取代了研钵,使制备供试液简单快速,而且均匀。现有电动匀浆仪的结构包括机座、电机、定位盘、匀浆杯、匀浆刀架和控制系统等。使用中匀浆刀架放入匀浆杯中,由挡水板遮挡匀浆杯中的液体,匀浆杯与匀浆刀架由机座上的定位盘靠侧边的螺栓紧固定位,并由刀架上的连接轴通过螺母连接电机,匀浆杯的固定以及匀浆刀架与电机的连接拆卸均需使用工具,繁琐费时。匀浆杯内的挡水板密封性能差,无法阻挡高速旋转的液体从空隙处被甩出,档水板若放置不当,出现偏斜,易与转动的刀片发生碰撞,损坏刀片。再者,由于匀浆杯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匀浆过程中无法直接观察内部匀浆程度。综上所述,现有匀浆杯存在的缺陷使其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电动匀浆仪存在的缺陷,改进结构设计,改变主要部件的连接方式和材质,使其操作容易,使用方便,维护简单,提高密封性能,并满足使用要求,从而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动匀浆仪,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该电动匀浆仪包括机壳、电机、联轴节、匀浆刀架、匀浆杯和控制系统。匀浆刀架上的刀片与电机由联轴节连接,联轴节可采用两个十字齿轮对接的方式,上十字齿轮固定在刀片轴上,下十字齿轮固定在电机轴上。
匀浆刀架与匀浆杯为可拆卸固定连接,二者可分别设置内外螺纹连接。
匀浆杯采用其开口外沿上的小凸齿与机壳上沿内侧相对应的凹槽配合,插入机壳上沿凹槽并旋进侧边槽直接固定定位,或由嵌入机壳内壁槽的固定条通过其复位装置将匀浆杯连同匀浆刀架一起紧固定位。上述小凸齿与凹槽均匀分布分别对应各设置二个或三个为宜。
匀浆杯采用耐高温透明材料制成,可在匀浆过程中直接观察匀浆情况。
机壳内设置控制系统,包括调速器、定时器、电源开关及控制电路板。
该匀浆仪使用方法:把定量的被测检品和稀释剂放入匀浆杯,拧上匀浆刀架,把倒置匀浆杯的匀浆刀架连接到电机上,将匀浆杯外沿上的小凸齿对准机壳上部内侧与之对应的凹槽轻轻按下,稍作旋转,即可把匀浆杯连同匀浆刀架一起由两个十字齿轮组成的联轴节与机壳内的电机连接。操纵定时器旋钮,选择匀浆时间,启动电源开关,仪器通电,开始工作,操纵调速器旋钮选择合适转速。工作到预定时间,仪器自动停止。工作中还可以直接观察供试品是否被打碎搅拌均匀。取出匀浆杯时,把匀浆杯轻轻向下按,反向旋转,即可取出,把与匀浆杯连接的匀浆刀架拧下,即可取样分析。
新型电动匀浆仪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主要部件匀浆杯与匀浆刀架、匀浆刀架与电机等的连接拆卸方便快速,且操作容易,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维护简单,密封性能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匀浆杯采用透明材质,便于观察匀浆情况。有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附结构示意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电动匀浆仪为立式结构,主要由机壳8、电机7、联轴节5-6、匀浆刀架3、匀浆杯1和控制系统组成。
匀浆杯1与匀浆刀架3由二者的外螺纹与内螺纹连接。匀浆杯1与匀浆刀架3连接处可设置防漏密封圈4。匀浆杯1采用耐高温透明材料如:耐高温玻璃或耐高温有机透明材料等制成,在匀浆过程中便于观察匀浆程度。
匀浆杯1倒置,其开口外沿上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小凸齿,机壳8上沿内侧与之对应设置三个凹槽,凹槽设有侧边槽,凹槽内置有嵌入机壳8内壁槽的固定条9,固定条9下部设置复位弹簧10,当匀浆杯1插入机壳8凹槽内并旋进侧边槽时,复位弹簧10可促使固定条9紧定放置在其上面的匀浆杯1与匀浆刀架3。
匀浆刀架3上部设置匀浆刀片2,刀片2与置于刀架3下侧的电机7由十字齿轮对接式联轴节连接,上十字齿轮5固定在刀片2轴上,下十字齿轮6固定在电机7轴上。当匀浆杯1连接到机壳8上后,上下十字齿轮联轴节随之连接,电机7即可转动刀片2旋转。电机7装置在机壳8内的固定板11上。
机壳8内设置控制系统,包括调速器13、定时器14、电源开关15及控制电路板12。机壳8下部有底板16并设置支脚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金凤,未经刘金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93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洋船舶艉轴专用全润滑高低压同步油封
- 下一篇:一种离心式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