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量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0222.2 | 申请日: | 2007-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46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一松 |
主分类号: | G01F1/06 | 分类号: | G01F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5400河南省开封市郊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量计,尤其涉及一种直通式流量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的流量计,由壳体、内腔、进水接口、出水接口、进水通道孔、出水通道孔、叶轮、带有计数器的齿轮总成或者电子计数装置等部件组成,进水口和出水口对称的分布在流量计壳体两侧,设计的进水通道孔和出水通道孔不在同一轴线上,且与壳体中心线成22°夹角,在加工进水通道孔和出水通道孔时必需使用专用设备,该设备专业性强,功能单一,且价格昂贵,加工难度高,废品率居高不下,这样势必增加了流量计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可以使用普通设备加工,成品率大幅度提升,且加工成本低廉的直通式流量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直通式流量计,包括壳体、进水口、出水口、进水通道孔、出水通道孔、叶轮和带有计数器的齿轮总成或者电子计数装置等部件,所述的壳体上的进水通道孔和出水通道孔处在同一中心线上,且与壳体中心线平行。
所述的进水通道孔和出水通道孔的中心线设置在壳体中心线的一侧。
所述的壳体上的进水通道孔和出水通道孔的中心线与叶轮处在同一平面上,且垂直于叶轮中心线,其交点在进水通道孔和出水通道孔的中心线与叶轮高度中点的外圆切点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也可以作为摘要附图。
图2为本使用新型主视图
其中:1为壳体
2为进水接口
3为出水接口
4为进水通道孔
5为出水通道孔
6为叶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图中,1为壳体,2为进水口,3为出水口,4为进水通道孔,5为出水通道孔,6为叶轮。本实用新型特征为进水通道孔4与出水通道孔5的中心线(轴中心线)处于同一中心线上,这里要说明的是由于加工精度问题,有时进水通道孔中心线与出水通道孔中心线难免会出现误差,误差较小时,只要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我们也认为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的进水通道孔中心线与出水通道孔中心线在理论上应该与叶轮6的中心线处在同一平面上,且垂直于叶轮中心线,其交点为叶轮6的外圆切点。在实际实验中,还要上下稍微移动进水通道孔和出水通道孔中心线的位置,以调整其与叶轮6的切点的位置,以便调整流量计的精度。出于图形简单明了,齿轮总成和电子计数装置在图中未画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直通式流量计,包括壳体1、进水接口2、出水接口3、进水通道孔4、出水通道孔5、叶轮6和带有计数器的齿轮总成或者电子计数装置等部件,所述流量计壳体1上的进水通道孔4和出水通道孔5处在同一中心线上,加工进水通道孔4和出水通道孔5时,不需要使用专用设备,用一般的钻床和普通夹具即可完成;
所述流量计壳体1上的进水通道孔4和出水通道孔5的中心线设置在壳体1中心线的一侧。
所述流量计壳体1上的进水通道孔4和出水通道孔5的中心线与壳体1中心线平行。
所述流量计壳体1上的进水通道孔4和出水通道孔5的中心线与叶轮6处在同一平面上,且垂直于叶轮6的中心线,其交点在进水通道孔4和出水通道孔5的中心线与叶轮6高度中点的外圆切点上,这里要说明的是由于加工精度问题,有时进水通道孔中心线与出水通道孔中心线难免会出现误差,误差较小时,只要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我们也认为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的进水通道孔中心线与出水通道孔中心线在理论上应该与叶轮6的中心线处在同一平面上,且垂直于叶轮中心线,其交点为叶轮6的外圆切点。在实际实验中,还要上下稍微移动进水通道孔和出水通道孔中心线的位置,以调整其与叶轮6的切点的位置,以便调整流量计的精度。出于图形简单明了,齿轮总成和电子计数装置在图中未画出。
所述流量计的内腔、进水接口2、出水接口3、叶轮6和带有计数器的齿轮总成等部件的生产方法和安装位置与现有公开的技术相同,这里不再重述。
本使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不需要使用专用设备,使投资成本和废品率大大降低,且成品率大幅度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一松,未经王一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02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步复位电路及其实现方法
- 下一篇:闪灯铁环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