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盗电门锁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0255.7 | 申请日: | 200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0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荣俊 |
主分类号: | H01H27/06 | 分类号: | H01H27/06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天禧 |
地址: | 474100河南省邓***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门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托车(汽车)电门锁,具体涉及一种防盗电门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摩托车电门锁,在锁壳内的每排锁簧下排列一个片状弹子,通过特定钥匙开关导通电源,但当非法采用其它钥匙开关,容易导通电源,盗骑摩托车,给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设计人在多年维修摩托车的实践活动中,发现现有摩托车电门锁存在着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电门锁,当采用非特定钥匙开关,难以使电路导通,无法骑逃。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防盗电门锁,其结构包括:电门锁的锁壳,钥匙开关,弹子,在每排锁簧下的柱状弹子间设置一柱状绝缘弹子,绝缘弹子的柱体上设有环状触点,在绝缘弹子的两侧分别对应设定一对防盗弹子,各对防盗弹子相互串连,首尾防盗弹子通过导线与点火电路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可将任一对防盗弹子两端用导线与照明电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这种防盗电门锁,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措施,对现有的电门锁加以改进,当使用特定钥匙开关时,钥匙开关将弹子顶动,带动绝缘弹子移动,所有绝缘弹子的环状触点正好与防盗弹子的一端碰触(错离),电路被导通(切断);当使用其它钥匙开关时,钥匙开关即使将弹子顶动,绝缘弹子的环状触点难以碰触防盗弹子,即使个别防盗弹子与环状触点相碰触,电路也不会被导通。非法盗开摩托车后,能够限制盗开者无法骑乘,快速逃逸;夜间不能照明,进一步限制了盗开者盗车行为。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防盗电门锁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防盗电门锁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防盗电门锁的具体结构,其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
本实用新型防盗电门锁的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其结构包括:电门锁锁壳1,钥匙开关6,在每排锁簧2之下的柱状弹子5之间增设一柱状绝缘弹子3,绝缘弹子3的柱体上设置环形触点3.1,在绝缘弹子3的两侧依特定钥匙型号分别对应设定一对横向的防盗弹子4,各对防盗弹子4用焊线相互串连,首尾防盗弹子4.1,4.2通过导线与点火电路相连接,每对防盗弹子4的两末端通过锁簧设定在锁壳1上。
本实用新型防盗电门锁的实施例2,参见图1,图2,其结构包括:在实施例1的结构中,还可将任一对防盗弹子4的两端(或弹簧)用导线连接照明电路。
当他人使用其它钥匙开关盗开电门时,即使其它钥匙开关能将各排弹子顶动,但是由于绝缘弹子3上的环状触点3.1位置的设定,触点难以与防盗弹子4碰触,即使可能个别防盗弹子4与环状触点3.1碰触,由于多个防盗弹子4相互串连,仍不致使电路被导通,防盗弹子4和绝缘弹子3起到了二次开关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防盗电门锁适用于摩托车、汽车等电门锁的改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荣俊,未经李荣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02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