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速机联轴器对轮拆卸专用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0585.6 | 申请日: | 200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18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庭;孙战锋;张天佑;冯文杰;张松得;张玉平;李昊中;侯德恩;白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登电集团新玉煤矿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2477***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 联轴器 拆卸 专用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维修工具,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减速机联轴器对轮拆卸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主井皮带运输机作为矿井咽喉,是煤从井下运到地面的主要设备,减速机是皮带的重要组成部件,为增加减速机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除定期给其进行小修外,该设备还需停运更换减速机,在减速机更换时最大的难点就是联轴对轮的拆卸,更换减速机时需要把两台减速机同时运到制造厂家拆卸联轴器对轮,每次都要三、四天时间,误工、误时,又增加维修费用,对矿井生产造成很大的被动局面。因此,如何解决联轴器对轮拆卸,改善矿井生产被动局面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减速机联轴器对轮拆卸专用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减速机联轴器对轮拆卸专用工具包括底部设置有走轮的机座、安装在机座上方的支撑架、以垂直方式设置在支撑架后端的后档板;在后档板上以垂直于后档板的方式均布安装有四根平行设置的双头螺柱;设置有中心轴孔的前档板通过紧固螺母安装在双头螺柱的前端;在支撑架上方由双头螺柱构成的空间内安装有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的轴线与由四根平行设置的双头螺柱构成的空间的中轴线相重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前档板的中心轴孔大于减速机轴径、小于对轮外径;所述前挡板是由并排设置的前后两块环形板组成,每块环形板均是由两块半环型结构的卡板相对扣合而成,且两块环形板的扣合边以相互垂直的方式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使用方法如下:
先将手动式液压千斤顶与减速机联轴器同轴心放置,将两块前挡板(两个半圆环组成一块圆环形挡板)以相扣合边相互垂直的方向放置在对轮前侧,通过连接螺母安装在双头螺柱上。之后,通过调整螺母使减速机轴与手动式液压千斤顶紧密接触。调整完毕后通过手动式液压千斤顶给压,并同时对联轴器加热,在手动式液压千斤顶对联轴器施压的同时,通过挡板、连接螺母作用在双头螺柱上的反作用力将推动专用工具机座缓慢向后移动,将联轴器对轮顺利拆下。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方便高效的完成联轴器对轮拆卸工作,还大大提高了拆卸效率,使维修时间得以缩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前挡板结构图。
图中序号:1是减速机轴,2是前挡板,3是对轮,4是双头螺柱,5是液压千斤顶,6是后挡板,7是支撑架,8是机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减速机联轴器对轮拆卸专用工具包括底部设置有走轮的机座8、安装在机座8上方的支撑架7、以垂直方式设置在支撑架7后端的后档板6;在后档板6上以垂直于后档板6的方式均布安装有四根平行设置的双头螺柱4;设置有中心轴孔的前档板2通过紧固螺母安装在双头螺柱4的前端;在支撑架7上方由双头螺柱4构成的空间内安装有液压千斤顶(手动式液压千斤顶)5,液压千斤顶5的轴线与由四根平行设置的双头螺柱4构成的空间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前档板2的中心轴孔大于减速机轴径、小于对轮外径;该前挡板2是由并排设置的前后两块环形板组成(参见图2),每块环形板均是由两块半环型结构的卡板相对扣合而成,且两块环形板的扣合边以相互垂直的方式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登电集团新玉煤矿,未经登电集团新玉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05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