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轮缘用二元固体润滑棒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90904.3 | 申请日: | 2007-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13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郭豫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豫新铁路金属材料保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1/00 | 分类号: | C10M171/00;C10N50/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5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轮缘 二元 固体 润滑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轮缘用润滑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机车轮缘用二元固体润滑棒。
二、背景技术:
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我国铁路运输事业在近几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的装备现代化和相对滞后的基础设施维护水平逐渐显露出不协调。突出的问题就是二者的结合点——轮轨关系。随着车速提高、运量加大,表现为曲线钢轨磨耗严重、车轮伤损突出。而机车轮缘的磨损主要是曲线区段克服转向架扭转阻力和离心力而发生在轮缘和钢轨之间的摩擦磨损,以及直线区段的蛇行摆动产生的侧向冲击力作用在轮缘和钢轨之间的摩擦磨损。轮缘磨损到一定程度需要更换轮对,或者需要对轮对进行镟轮,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人们采用多种措施对轮缘进行润滑,以降低轮缘的磨损。
随着铁路运行速度的提高,轮缘原有的液体或半流体润滑方式逐渐显示出局限性。突出问题是在列车气流作用下,喷涂的油脂飞散污染机车车体、轮轨踏面从而降低润滑效果,增加管理难度;另外,在摩擦过程中,轮轨的金属表面产生了微小裂纹,这种微裂纹在液态润滑油的油楔作用下,随着车轮周期性作用发展成为鱼尾纹和鱼鳞斑最终剥离掉块,影响轮轨的使用寿命。真的会这种缺陷,国外上世纪末已经开始应用固体轮缘润滑技术,国内有关单位的研究工作也进入了应用试验阶段。固体润滑方式的洁净、环保、涂覆位置准确等特点,目前现有轮缘固体润滑棒存在主要问题是在涂覆、附着、成膜三个环节上,涂覆要求润滑棒可以方便地涂在轮缘上,附着要求润滑材料涂上后不易甩溅,能在轮缘上待着,成膜要求通过轮缘和钢轨的挤压,能形成优质的润滑膜,现有固体润滑棒的缺陷具体表现在:(1)用塑料作为载体的固体棒,虽然不象树脂材料那样容易脆裂,但在轮缘表面附着力极差。运行后与轮缘接触的润滑棒头附近存在大量“车削状”塑料细丝。高速运转发热后,这些“车削状”塑料细丝又熔化变成团状。因此有限的润滑膜只对所在轮对有保护作用,对其他轮对没有二次润滑。(2)用石墨为主体的润滑棒极易发生碎、断裂,同样难以附着在金属表面,无法实现二次润滑。(3)现有固体棒需要烧结而成,这样既破坏了润滑材料的本身性能,造成润滑效果差,又增加固体棒和轮缘涂抹的难度,造成涂抹不均匀,且不能形成压力润滑膜。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润滑效果好、涂覆位置准确、附着能力强的机车轮缘用二元固体润滑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车轮缘用二元固体润滑棒,由棒芯和定型外壳组成,其中,所述棒芯设置在所述定型外壳中,所述棒芯和定型外壳由不同的润滑材料制成,并且所述定型外壳的熔点和强度高于所述棒芯的熔点和强度。
所述定型外壳和棒芯的一端设置有突台,另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突台和凹槽相匹配,便于使用过程中两根二元固体润滑棒对接。
所述定型外壳的一端与一个中空定型接头的一端套接,其中,所述定型外壳两端部内表面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中空定型接头外表面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并且二者通过所述中空定型接头外表面上或所述定位外壳内表面上设置的凸缘实现轴向定位,所述定型外壳和所述中空定型接头内腔中设置有棒芯,所述中空定型接头和其内腔中的棒芯即是所述突台,所述棒芯远离中空定型接头的一端端面与该端的定型外壳端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该段距离形成的空腔即是所述凹槽;所述中空定型接头和所述定型外壳的制作材料相同。
所述中空定型接头的外表面为柱形,或为锥形,或为柱形和锥形的组合。
所述中空定型接头和所述定型外壳内腔中设置的棒芯为一体式结构,由润滑材料整体浇注而成;或者,所述中空定型接头和所述定型外壳内腔中设置的棒芯分别由润滑材料浇注而成,二者的端面相接触。
或者,所述定型外壳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缩径台阶壳体段,所述缩径台阶壳体段外表面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定型外壳另一端部内表面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所述缩径台阶壳体段和所述定型外壳内腔中设置有棒芯,所述缩径台阶壳体段和其内腔中的棒芯即是所述突台,所述棒芯远离缩径台阶壳体段的一端端面与该端的定型外壳端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该段距离形成的空腔即是所述凹槽;所述中空定型接头和所述定型外壳的制作材料相同。所述缩径台阶壳体段的外表面为柱形,或为锥形,或为柱形和锥形的组合。
所述定型外壳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或为正方形,或为圆形。所述定型外壳的壁厚为2~4mm。所述定型外壳中含有片状石墨、树脂、塑化剂和改性剂,其熔点为110℃~150℃;所述棒芯中含有纳米金属粉、石墨和耦合剂,其熔点为6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豫新铁路金属材料保护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豫新铁路金属材料保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09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