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释放阀校验台上的压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90980.4 | 申请日: | 2007-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56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灿利;郝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赛奥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52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释放 校验 台上 压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压力释放阀校验台上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无需采用螺栓,固定法兰的压力释放阀校验台上的压紧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液体或气体绝缘的变压器、电力电容器、高压开关、有载开关等电力设备大都采用了通过安装压力释放阀实现空压保护。当这些电气设备内部发生事故时,其内部压力会急剧升高,当压力升高到压力释放阀开启压力时,压力释放阀在短时间内迅速开启,瞬间释放掉其内部压力,使箱体内的压力迅速降低,并及时发出故障报警。当压力降至压力释放阀的关闭压力值时,压力释放阀又可靠关闭,使箱体内永远保持正压,有效地防止外部空气、水气及其他杂质进入箱体内,从而起到保护电气设备的目的,提高了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压力释放阀保护的可靠性取决于对压力释放阀的准确检测。多年来,由于检测设备和检测手段的制约,由压力释放阀动作失灵而引起的电力事故时有发生。如何准确检验压力释放阀的各项参数已经成为电力系统运行、检修、试验等有关人员广泛关注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从事电力检测设备研制生产厂家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被测压力释放阀的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喷油口径,法兰连接尺寸的多样性,给被测压力释放阀的装夹带来了许多麻烦。压力释放阀的装夹采用全手工操作,测试时要用螺栓把被测压力释放阀和法兰连接起来,且完成一个压力释放阀的校验需要多次安装,劳动强度高,耗时长,工作效率极低,且装夹受力不均,易漏气,影响测试准确性。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小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压力释放阀在装夹时用螺栓固定法兰带来的麻烦,为此需要解决压力释放阀在校验时的装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操作省力省时、装夹方便、受力均匀、劳动强度低、适用范围广且成本低的压力释放阀校验台上的压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与电源相连接的液压动力单元、通过液压动力单元控制的液压缸,在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圆孔内套装有压杆体,压杆体上设置有操作手柄,在垂直于活塞杆顶端圆孔的水平方向上开设有套装导向杆一端的圆孔,导向杆的另一端安装在导向套的孔内,液压缸和导向套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的液压缸和工作平台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操作手柄与压杆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工作平台与导向套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性能可靠,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杆和导向套安装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与电源相连接的液压动力单元7、通过液压动力单元7控制的液压缸1,在液压缸1的活塞杆顶端圆孔内套装有压杆体2,压杆体2上设置有操作手柄3,在垂直于活塞杆顶端圆孔的水平方向上开设有套装导向杆5一端的圆孔,导向杆5的另一端安装在导向套6的孔内,液压缸1和导向套6安装在工作平台4上。所述的液压缸1和工作平台4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操作手柄3与压杆体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工作平台4与导向套6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被测压力释放阀的夹紧是这样实现的:当需要压紧被测压力释放阀时,液压油在液压动力单元7的驱动下进入液压缸1的上进油口,使液压缸1的活塞杆向下运动,活塞杆带动压杆体2和导向杆5向下运行,推动操作手柄3调整压杆体2的位置,让压杆体2压在压力释放阀的法兰面的合适位置,从而实现对被测压力释放阀的固定。当需要松开被测压力释放阀时,液压油在液压动力单元7的驱动下进入液压缸1的下进油口,使液压缸1的活塞杆向上运动,活塞杆带动压杆体2和导向杆5向上运行,松开被测压力释放阀。导向杆5用于限制压杆体2的摆动。压力释放阀校验台上至少设置有三个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缸1,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缸1均匀分布在工作平台4上。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缸1的活塞杆顶端加工有孔,孔内安装压杆体2,压杆体2上有螺纹孔,操作手柄3拧在压杆体2上,从而实现对被测压力释放阀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赛奥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赛奥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09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装订收集的报夹
- 下一篇:新式护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