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泵式位移相关变阻尼减振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1121.7 | 申请日: | 2007-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77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孔辉;邢云明;职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34;F16F9/5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晓萍 |
地址: | 473406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移 相关 阻尼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悬架装置的配置技术领域,是一种适用于各种车辆悬架系统的泵式位移相关变阻尼减振器。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中,车辆悬架用的减振器中通常设置有复原卸荷阀、复原节流阀和流通阀,底阀座上布设有补偿阀、压缩节流阀和压缩卸荷阀。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主要依靠上述阀件的阻尼作用产生的反作用力阻止活塞的上下移动,从而吸收车辆的振动能量并使其转化为热能。而其阻尼力的大小取决于各阀件阀片组弹性的大小。也就是说,一旦将各阀片组调整安装好后,该减振器各阀件的阻尼特性以及减振器的减振性能也就确定,其适应路面状况的范围也随之确定。当车辆行驶的路面状况超出适应范围时,过大的冲击和振动无法得到抑制,减振器的减振性能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无法调整,更不能随机地进行自动调整。而且,所用阀件结构复杂,油液在工作缸内外不能充分循环,散热效果差,密封元件往往因受过高温度的影响而过早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简化结构、实现阻尼依载荷的变化随机自动调节,而且反应灵敏,工作可靠,散热效果好,适用于各种不同路面条件的泵式位移相关变阻尼减振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减振器具有一个上下封装的外缸筒,筒内设有液压工作缸,工作缸内装有带流通孔的活塞和与活塞连接的活塞杆以及设置的限位器,工作缸的下部端口处与底阀座连接,上部端口处连接有卸荷阀座和与卸荷阀座连接的油封座,工作缸与外筒壁之间设置有油液导流罩,导流罩的外壁与外缸筒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并由该间隙构成油液循环通道,在底阀座液流通道口处设置进油单向阀,活塞液流通道口处设置有流通单向阀或具有阻尼作用的单向阀,在卸荷阀座液流通道口处设有阻尼单向阀,工作缸内壁中部开有至少2条以上的用于泄油减阻的变断面旁通槽。
所述阻尼单向阀是由一个或多个叠置的环状阀片或碟状弹簧阀片构成,其阀片压紧件外缘为倒角或圆弧状。
所述卸荷阀座设有卸荷排油通道,该通道口处设有环形的泄油槽,泄油槽的外缘带有预紧凸台;
所述限位器包括上限位器和下限位器,上限位器和下限位器可以同时分别设置在活塞的上下部位,也可以在活塞的上部单独设置上限位器,或是在底阀座与活塞之间单独设置下限位器。
所述上限位器包括上下对应套装在活塞杆上的簧座,簧座上装有压力弹簧。
所述下限位器包括上簧座和下簧座,两座之间装有压力弹簧,上簧座的外圆周通过橡胶圈与工作缸筒壁接触,其上设有油液通孔;下簧座固装在底阀座上。
按照上述方案制成的泵式位移相关变阻尼减振器,以其简单的结构实现阻尼依载荷的变化随机自动调整,而且阻尼强弱可实现大范围调节,对悬架的振动反应灵敏,调节迅速,能适应各种路面状况的减振性能需要,尤其能避免汽车在恶劣道路上大幅强烈振动的冲击。同时,该减振器的工作油液全部在工作缸内、外连续环流循环,并与外筒壁大面积接触,由此使减振器能够获得极佳的散热效果,避免密封元件的过早失效。该减振器适用于各种车辆对减振阻尼有较高要求的悬架系统的配置,具有设计合理、构造简单、工作可靠性强、减振效果好、使用寿命长、造价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放大图;
图3是图2中阻尼单向阀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阻尼特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未经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11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机的PLC终端控制连接结构
- 下一篇:可替换公及母模仁的压铸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