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孔蜂窝状格子砖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1293.4 | 申请日: | 200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22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魏国钊;周德平;邵红州;杨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东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3/00 | 分类号: | F24H3/00;F24H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2385***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蜂窝状 格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技术。应用于热风炉蓄热室,在燃烧期吸收并贮存热量,在送风期放出热量进行热量交换的热工材料。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多孔蜂窝状格子砖。
背景技术
热风炉的载热体是七孔格子砖:七孔格子砖是目前被世界炼铁界广泛认同和接受的一种热交换能力强、蓄热面积大、通气顺畅、阻力小等诸多优越热工特性的载热蓄热体,然而,我国炼铁热风炉的长寿、高风温,近几年才进入高峰,但格子砖的生产工艺仍然非常落后,比欧洲等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加大。
我们在实践中知道,由于砖生产工艺的落后,砖与砖通孔产生错台和出模产生的锥度,以及砌筑任务的要求,通孔率一般只能达到60%-85%,使通风受阻,加之过多的错台使很多的煤气微尘积聚,严重减少了热风炉的寿命,增加了风机送风的压力,使热风气流在很多的曲线通道里通过,使有效的高热风散失。虽然七孔格子砖有固定的热风通道,不会出现通道堵塞和热风阻力过大的现象。但是由于七孔格子砖格孔较大(一般为φ43),造成单位加热面积和蓄热体积偏小,要保证热风温度就要增加格子砖用量,并且要提高蓄热室的高度。热风炉是一组用格子砖堆积起来庞大的高炉鼓风加热设施,格子砖作为高温热量的载体在热风炉燃烧期内吸收并贮存热量然后在送风期内放出热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多孔蜂窝状格子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括六十一孔至三十一孔蜂窝格子砖,它包括砖本体,砖本体上开设有孔,其孔径范围为φ28mm-φ10mm;在砖本体上、下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凸台和凹槽,上、下两个端面的凸台和凹槽一一对应,其中心线相重合。
本实用新型砖本体中孔孔径数值在于φ28mm、φ25mm、φ23mm、φ20mm、18mm、16mm、13mm、10mm中的任一种。在砖本体上、下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一个凸台和一个凹槽。在砖本体上、下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两个凸台和两个凹槽。在砖本体上、下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三个凸台和三个凹槽。在砖本体上、下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至少四个凸台和至少四个凹槽。砖本体上开设的孔为六十一孔至三十一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构造,从而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即能够大幅度提升热风炉的热交换量和热交换效率,抗热震稳定性显著增强,使用寿命可长达30年,实现了高炉热风炉低成本运行,且节能与环保效益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B-B剖视图。
另:图纸打印的效果很不清晰,请修正并实验打印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以详细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砖本体2,砖本体上开设有孔1,孔径范围为φ34mm-φ18mm;在砖本体上、下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凸台4和凹槽3,上、下两个端面的凸台和凹槽一一对应,其中心线相重合。。当砖与砖接触时就形成了一种子母扣相互咬合。砖本体孔径数值在于φ28mm、φ25mm、φ23mm、φ20mm、18mm、16mm、13mm、10mm中的任一种。在砖本体上、下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一个凸台和一个凹槽。或者,在砖本体上、下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两个凸台和两个凹槽。或者,在砖本体上、下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三个凸台和三个凹槽。或者,在砖本体上、下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至少四个凸台和至少四个凹槽。砖本体2上开设的孔1为六十一孔至三十一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东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东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12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