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炉托盘水箱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1923.8 | 申请日: | 200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28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占年 |
主分类号: | C21B7/10 | 分类号: | C21B7/1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4650河南省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托盘 水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工业中炼铁高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炉炉内砖衬支撑托盘上冷却用的高炉托盘水箱,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炼铁无冷壁高炉的炉腰、炉身砖衬支撑托盘冷却用的高炉托盘水箱,一改进为一体,托盘自带冷却水箱。
背景技术
全国有好多小高炉,建设高炉时,就没有设计炉内冷却壁,全靠外部喷水冷却来进行生产,这样炉子造价是低,但却炉子寿命不长,一般一年左右时间就需要进行一次中修。这是因为炉子在冶炼过程中,下部炉缸、炉腹、高温区,砖衬熔掉后,炉腰托盘,没有水箱冷却,很短时间内,也被烧坏,导致炉体砖衬无支撑,慢慢脱落。在下部高温区,炉内液态炉料在外部大量喷水冷却的情况下,可以形成渣皮来保护炉壳。而中温区炉内块状炉料,在高温煤气的上升,即炉料的下降,直接冲刷着炉壳,没有多久炉壳就容易烧损变形或磨透。从而支撑炉顶设备的能力就减弱,对安全生产很不利,故被迫中修砌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保护托盘较长时间内不被烧坏,从而就能较长时间内保护炉腰砖衬的完美,保护了炉壳,大大能延长高炉使用寿命的高炉托盘水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带有进水管、出水管和空腔式水道的水箱,该水箱具有炉壳弧度并通过该炉壳弧度靠紧炉壳与炉壳紧密吻合。
该水箱的底部为托盘,每块带有炉壳弧度的水箱组合后围合在炉壳的一周,每块水箱自身带有进水管、出水管和空腔式水道。
上述的水箱第一层布置在炉腹与炉腰交点处,第二层布置在炉身下部与第一层托盘间隔2m处,焊接在炉壳上。
该水箱的底部的托盘上设置有支撑加强板,该支撑加强板与炉壳焊实。
每层水箱装进设定在炉壳内的同一平面上,水箱焊接在炉壳上后,上下边砖衬直接砌筑在水箱上。在水箱的上、下砌筑间隙凹凸部分,采用不定形耐火材料捣实。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种无冷壁高炉,炉腰托盘自带冷却,水箱直接焊接在托盘上,托盘焊接在炉壳上,设一进一出冷却水管和空腔冷却水道。托盘上下间隙凹凸残缺部分用不定型耐火材料捣实形成一体。因此本实用新型能有效保护托盘较长时间内不被烧坏变形,从而延长了上部炉衬不脱落,保护炉壳不烧坏变形,延长了炉壳的磨透时间,提高了高炉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改进了技术经济指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炉壳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耐火砖在炉壳上的砌筑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进水管3、出水管4和空腔式水道2的水箱,该水箱具有炉壳弧度并通过该炉壳弧度靠紧炉壳与炉壳紧密吻合。该水箱的底部为托盘1,每块带有炉壳弧度的水箱组合后围合在炉壳的一周,每块水箱自身带有进水管3、出水管4和空腔式水道2。
上述的水箱第一层布置在炉腹与炉腰交点处,第二层布置在炉身下部与第一层托盘间隔2m处,均通过托盘焊接在炉壳上。
该水箱的底部的托盘1上设置有支撑加强板,该支撑加强板与炉壳焊实。每层水箱装进设定在炉壳内的同一平面上,水箱通过焊接托盘在炉壳上后,上下边砖衬直接砌筑在水箱上。
在水箱的上、下砌筑间隙凹凸部分,采用不定形耐火材料捣实。
A、水箱的制作:一般根据钢板的材质和便于安装的程度来决定。托盘钢板取30mm厚,水箱钢板取10mm厚,托盘规格每块长1300mm,宽350mm,弧度与炉体弧度相符,托盘上水箱高80mm,宽250mm,长1250mm,焊接与托盘上合理位置与托盘弧度吻合,留两个30mm的一进一出水管口,水箱内为空腔式。按照托盘在炉内安装位置的周长,计算出所需要托盘水箱制作的块数。B、托盘水箱的安装位置:第一层焊接在炉腹与炉腰的交点处,第二层焊接在炉身下部,与第一层间隔2m到2.5m处,如果安装三层时,可以取第二层与第一层间隔2m,第三层与第二层间隔2.5m为宜。C、托盘水箱的层数分析:可以根据炉容的大小设计托盘水箱的层数,一般炉容在100m3以下的安装二层托盘水箱,100m3以上的安装三层托盘水箱,较适宜合理,水箱的进出冷却水,可以联组,一般两块一组,三块一组都行,可以通过分水器调节。D、每块托盘水箱下均匀合理位置焊接两块加强支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占年,未经李占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19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路4-20mA直流模拟量输出装置
- 下一篇:气旋式微油或气点火煤粉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