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口密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2006.1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64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辛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辛贤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0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口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油井井口密封器。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抽油井井口的密封,通常是在井口上端安装一种盘根盒,并在盘根盒内装入环形盘根用作对井口光杆的密封,防止井口因光杆上下运动时发生漏油现象。这种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不理想,使用寿命短,更换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固效果好,通用性强、防盗好,提高产量的井口密封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井口密封器,包括:防喷阀,设置在防喷阀下端的井口接头,盘根及档尘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喷阀与盘根之间通过万向节相连接,所述的万向节的上部通过自润滑轴承与盘根相连。
前述的井口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喷阀中心位置的左、右两侧设置有L形推爪,推爪铰接在防喷阀的壳体上,且推爪的前端设置有凹槽,后端与液压缸活塞相铰接。
前述的井口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推爪间设置有一螺杆,且螺杆上安装有十字形螺母。
前述的井口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十字形螺母置于两推爪前端的凹槽内。
前述的井口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缸活塞上设置有密封橡胶。
前述的井口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根由两个上下独立的上盘根和下盘根组成。
前述的井口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盘根的末端安装有自润滑轴承。
前述的井口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润滑轴承的顶部设置有档尘密封。
优点及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固效果好,通用性强,坚固耐用,密封性强,耐高压,耐磨性强,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了:防喷阀2,设置在防喷阀2下端的井口接头1,盘根及档尘密封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喷阀2与盘根之间通过万向节3相连接,所述的万向节3的上部通过自润滑轴承4与盘根相连。
前述的井口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喷阀2中心位置的左、右两侧设置有L形推爪9,推爪9铰接在防喷阀2的壳体上,且推爪9的前端设置有凹槽10,后端与液压缸活塞11相铰接。
前述的井口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推爪9间设置有一螺杆12,且螺杆12上安装有十字形螺母13。
前述的井口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十字形螺母13置于两推爪9前端的凹槽10内。
前述的井口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缸活塞11上设置有密封橡胶14。
前述的井口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根由两个上下独立的上盘根6和下盘根5组成。
前述的井口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盘根6的末端安装有自润滑轴承7。
前述的井口密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润滑轴承7的顶部设置有档尘密封8。
工作原理:
防喷阀2起到一级密封,并兼做防喷阀的功用,其改变了传统的十字形活塞缸筒两边两活塞,分别单独操作,既不方便又易造成人为偏磨的弊病。现在改为一手柄操纵两活塞正旋、反旋即可关闭和放开的结构,操作简单,且二力平衡,不会产生偏磨。同时在设备中设置了万向节3接头,该设备的盘根5、6会随着光杆的倾斜方向而倾斜,盘根5、6在壳体之中与光杆始终保持同心,杜绝了偏磨现象,在盘根5、6的上下两端加设了两道自润滑轴承4、7,上下两轴承将光杆扶正定位于中心位置,自润滑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上下两道盘根5、6,先使用下面的盘根5,用一段时间若发现有微泄漏,紧旋上壳,当调节倒极限时,再起用第二个盘根,无需停机更换盘根,当第二个也调节到极限时,一起更换两盘根5、6,这样减少了更换盘根周期,提高单机原油的产量。
盘根5、6设置有两道防盗环,因此盘根的压冒只能正旋,不能倒旋,除操作者外,无人能够打开,因而有效起到防盗作用;设备上方的档尘密封8,能有效避免了风沙附着在光杆上,并由光杆带入壳体和盘根内,影响密封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辛贤,未经张辛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20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原生态氢氧化铝和超滤膜联用除氟装置
- 下一篇:用于电信业的交叉连接光纤配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