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热压烧结设备的水冷式三单元三相大功率整流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92204.8 | 申请日: | 200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45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喜;唐新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金海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0/12 | 分类号: | H01F30/12;H01F27/2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1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热压 烧结 设备 水冷 单元 三相 大功率 整流 变压器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热压烧结设备的水冷式三单元三相大功率整流变压器。
二、背景技术:现有的热压烧结设备上使用的三相加热变压器,分为三种:一种是双反星形带平衡电抗器的整流变压器,这种结构由于电抗器的存在,占用空间大,直流输出电路太长,接触点过多,容易造成接触不良发热,线路损耗较高,而且整个设备结构庞大、复杂;一种是三相五柱式的整流变压器,这种整流变压器虽然省却了平衡电抗器,但是仍存在着体积大,耗材高,变压器运行中噪音污染等缺陷;还有一种三相整流变压器是利用独立的三个全波整流单元变压器,这种变压器的结构紧凑,体积小,节约材料,有着前两种变压器不具备的优点,但是由于在整流部分采用多个分立的整流元件连接而成,形成大功率,这就会在装置中存在大量的接头,而且,为了使连接的整流元件具有同样的负载能力和联结条件,对整流元件的参数匹配和尺寸厚度要求极高,使用中经常出现由于匹配不好,造成个别整流元件元件过载烧坏的现象,整套装置的可靠性差。
三、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靠性高、效率高的用于热压烧结设备的水冷式三单元三相大功率整流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热压烧结设备的水冷式三单元三相大功率整流变压器,含有三个变压器单元,每个变压器单元都采用多层的硅钢片交替叠制形成环型磁回路的铁芯,在铁芯中心柱的外部,分别设置有内绝缘层和初级线圈,三个变压器单元的初级线圈的一端分别为供电电源的A、B、C三相的输入端,三个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在一起,所述每一变压器单元的初级线圈外表面的绝缘层上安放着左、右两个相同的次级线圈,与三个变压器单元相对应设置的三个组合整流元件的阴极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输出极,每个组合整流元件的两个阳极分别和各自对应的左、右两个次级线圈的首端和尾端相连接,所有未与两个阳极连接的左、右次级线圈的尾端和首端连在一起,构成另外一个输出极,其接法为双反星形接法;所述三个变压器单元和三组左、右次级线圈的下部放置在一个外壳中,并且外壳内灌封有绝缘材料层。
所述左、右次级线圈的铜排为U字型,其开口端向上且贯穿外壳上端面。
所述每一组合整流元件的一个阳极通过连接铜排与其下面的左次级线圈的铜排的首端相连,另一个阳极通过连接铜排与右次级线圈的铜排的尾端相连,左次级线圈的铜排尾端、右次级线圈的铜排首端均通过直角连接铜排与下铜排连接,构成回路;三个组合整流元件的阴极通过上铜排相连,构成一个输出极,三个左次级线圈的铜排的尾端连在一起,构成另一个输出极。
所述上、下铜排和组合整流元件以及左、右次级线圈的铜排均设置有水冷却装置;所述绝缘材料层为环氧树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单元变压器连接组合整流元件形成整流系统,提高了整套整流装置的可靠性,其工作效率高,能耗低。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省去了平衡电抗器,减轻了重量,由于上、下铜排和组合整流元件以及左、右次级线圈的铜排均采用了水冷方式,因此节省材料,减小了空间尺寸,节约了制作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3、本实用新型的三单元变压器,采用环氧树脂封灌绝缘,降低了变压器运行中的噪音,利于环保。
4、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多种金刚石制品热压烧结机,易于推广,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热压烧结设备的水冷式三单元三相大功率整流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用于热压烧结设备的三单元三相大功率整流变压器接线原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图中,1-外壳;2-左次级线圈铜排;3-右次级线圈铜排;4-铁芯;5-下铜排;6-组合整流元件;7-上铜排;8-阳极连接铜排;9-直角连接铜排;10-初级线圈;11-初级线圈内绝缘层;12-铁芯中心柱;13-环氧树脂绝缘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金海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金海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22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钩钢扁担
- 下一篇:粮食免烘干真空储备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