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向螺杆精密塑性成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2266.9 | 申请日: | 200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87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俊;刘洁;姚志英;于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803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螺杆 精密 塑性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模具,具体是冷挤压转向螺杆使用的转向螺杆精密塑性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数控加工中心是加工汽车覆盖件模具的重要设备,转向螺杆是数控加工中心的一个关键零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加工精度。目前转向螺杆的内花键均采用切削加工,生产效率低,且内腔的同心度不易保证。还有一种是采用热模煅制坯后在进行机加工,虽然比棒料直接切削加工工艺的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质量和数量仍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数控设备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原加工工艺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大幅提高产品精度及使用寿命的转向螺杆精密塑性成型模具。其第一凹模4和第二凹模6压配到凹模预应力套7中,且压配到凹模外套8中,凹模底板9装置在凹模外套8底部,转向螺杆毛坯5放置在第一凹模4和第二凹模6内部,且通过组合凸模的凸模型芯1挤压成型转向螺杆毛坯5。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精密塑性成型模具,采用冷挤压复合成型工艺,缩短了工时,节约了原材料,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产品的精度和质量及使用寿命,且减少了生产成本即意外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第一凹模4和第二凹模6压配到凹模预应力套7中,且压配到凹模外套8中,凹模底板9装置在凹模外套8底部,转向螺杆毛坯5放置在第一凹模4和第二凹模6内部,且通过组合凸模的凸模型芯1挤压成型转向螺杆毛坯5。因为组合凹模各层的配合具有一定的过盈量,所以装配后内层产生切向压应力,此切向压应力与冷挤压时引起的切向拉应力方向相反,从而抵消或降低了凹模内层的切向拉应力,达到了提高凹模强度和寿命的目的。组合凸模的凸模型芯1装置在凸模中套2内,且压配到凸模外套3中。凸模渐开线花键线切割加工后,经研磨抛光,然后以齿形面为基准配磨固定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挤压模具同心,从而保证挤压件内腔的同心度,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
为了满足挤压件量大精度高的要求,模具材料采用7Cr7Mo2V2Si钢,热处理时淬火温度为1100-1180℃,回火温度为510-620℃。挤压毛坯料表面时使用新型水基高分子润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未经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2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