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制低压电网剩余电流保护降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2827.5 | 申请日: | 200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87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斌;李志学;高健;张露江;陈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家斌;李志学;高健;张露江;陈蕾 |
主分类号: | H02H3/32 | 分类号: | H02H3/32;H02H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3000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低压 电网 剩余 电流 保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6、10kV配电变压器低压二次侧线路漏电电流总保护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控制低压电网剩余电流保护降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按照电力系统的技术规程要求,在6、10kV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普遍安装了各种类型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但在实际运行中,该类保护装置的保护效果却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当人体碰触线路上的相线接地时,人体所承受的电压为相对地电位,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取决于人体自身情况(如身高、年龄、胖瘦等)及触电地点的环境(如:土壤电阻率,空气湿度,水中或空气中等),能否保证人身安全还与保护器的动作灵敏度、跳闸时间有关,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很难保证人身触电后的安全;又如低压电网常常发生一些瞬时故障,如遇恶劣天气、大风刮树枝碰线等,都将会造成保护器频繁动作跳闸;
在运行中线路的绝缘不能带电监测,若发生相线接地或零线断线或导线绝缘严重降低时,查找、检测故障点比较困难,费时费工,效果也不理想,致使供电可靠性降低,影响社会生产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用电,特别是农村电网更为严重;在种种无奈情况下,有的地方甚至将保护器退出运行,无法达到安装保护器的目的,这无形中增加了电力职工的劳动强度,也影响电力企业的形象。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成本低、供电可靠性高、可确保人身安全的控制低压电网剩余电流保护降损装置,它克服了现有的剩余电流保护器频繁跳闸及运行中的线路绝缘不能检测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低压电网剩余电流保护降损装置,包括剩余电流控制器,零线接地检测器,中性点位移过电压检测器,时间控制器,被所述时间控制器控制的执行元件,以及被所述执行元件控制的负荷开关Q;
其中,所述零线接地检测器、所述中性点位移过电压检测器与所述时间控制器连接并为其提供低压电网信息,所述中性点位移过电压检测器包括电压继电器KV的常开触头KV1,所述零线接地检测器包括信号继电器ZJ的常开触头ZJ1,所述时间控制器包括时间继电器KT的常闭触头KT2;
所述剩余电流控制器包括一个电阻R3,一个电位器RP0,三只二极管V1、V2、V3,一个电容器C0,一个晶闸管SV0,一个剩余电流继电器KE和一个比较放大器IC;
所述晶闸管SV0有3个端头,分别为T11、T21、G;所述比较放大器IC有4个端头,分别为1、2、3、4端头,
其中,所述电阻R3接在变压器二次侧绕组中性点接地线中间,所述电阻R3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V1负极、二极管V2正极、比较放大器2端头连接后接地,所述电阻R3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器RP0一端、剩余电流继电器KE的常闭触头KE2一端连接,所述常闭触头KE2另一端接变压器二次绕组中性点引出线EN中间,所述电位器RP0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V1负极、二极管V2正极、电容器C0一端连接,所述电容器C0另一端与所述比较放大器IC的1端头连接,所述比较放大器IC的3端头与所述二极管V3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3正极与所述晶闸管SV0控制极G连接,所述晶闸管SV0的T11端头分别连接所述剩余电流继电器KE线圈一端和所述剩余电流继电器KE常开触头KE1一端连接,所述晶闸管SV0的T21端头分别与所述比较放大器IC的4端头、所述时间控制器的时间继电器KT常闭触头KT2一端连接后接电源负极,所述剩余电流继电器KE线圈另一端头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时间控制器的时间继电器KT常闭触头KT2另一端与所述剩余电流继电器KE常开触头KE1连接。
所述零线接地检测器包括一个信号源T,一个电阻器R0,二个电阻R1、R2,一个电位器RP4,一个电容器C,一个二极管VD1和一个信号继电器ZJ;
其中,所述信号源T一次侧有两个端头T1、T2,两个所述端头T1、T2分别用于连接电源相线A和电源零线N,所述信号源T二次侧有两个端头T3、T4,所述端头T3用于接地,所述端头T4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器R0的一端和所述电位器RP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位器RP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器C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VD1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D1负极连接所述信号继电器ZJ线圈一端,所述信号继电器ZJ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电容器C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器R0的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电阻器R0一端连接在变压器二次侧中性点接地线DN中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家斌;李志学;高健;张露江;陈蕾,未经陈家斌;李志学;高健;张露江;陈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28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式结构的水龙头
- 下一篇:老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