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感弹簧道岔通向密贴检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3127.8 | 申请日: | 200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56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鸿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鸿超 |
主分类号: | B61L5/10 | 分类号: | B61L5/1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世林 |
地址: | 137000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感 弹簧 道岔 通向 检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弹簧道岔的检查器,特别涉及一种电感弹簧道岔通向密贴检查器
背景技术
目前有相当多数量的手动弹簧道岔,分布在全国铁路各个车站上,它们是单独设置,可任意扳动、无任何联锁的铁路行车设备。多年来我国铁路对该种道岔通向密贴程度检查方法是落后和原始的,在办理行车作业时,还停留在“岔前停车,下车用肉眼徒看,然后用钩锁器加锁、再上车领车通过道岔”的落后作业方式上。正因为如此,万一用肉眼看错或马虎行事,则会造成列车挤岔,脱线、进入异线、或撞车翻车等重大事故。所以该种道岔事故经常发生,调车效率很低,确系安全薄弱环节。过去广大铁路工作者和科技人员,也曾多方探讨和进行了多次试验,如有的用行程开关或用机械直接触碰的方法来检查道岔通向和密贴程度,但由于行程开关易坏、接点接触经常不好,机械硬性触碰经常损坏元件等许多缺点,引起行车事故履次发生,所以见效甚微,行车受阻的局面仍得不到改善。到目前为止,还未有一种成熟的设备制造出来,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机械直接硬性触碰、能用设备自动识别道岔通向,确保尖轨密贴良好的电感弹簧道岔通向密贴检查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由分别埋在道岔手柄曲股和直股下面的道岔手柄位置检查器I、II和埋在道岔尖轨位置的道岔通向密贴检查器以及设在信号灯下面的中央综合信息处理器组成;所说道岔手柄位置检查器I、II都由固定在保护罩内的用于检查道岔位置的电感式传感器构成;所说的道岔通向密贴检查器由固定在外壳内的电部分和机械部分构成,电部分由置于保温盒内左右两端的尖轨直股密贴电感式传感器、尖轨曲股密贴电感式传感器构成,机械部分由套在尖轨行程套内可水平移动的且与尖轨连接件固接的尖轨位置检查杆和固定其上的尖轨行程标构成,直股密贴电感式传感器和曲股密贴电感式传感器分别固定在道岔尖轨扳至直股或曲股且密贴良好时与尖轨行程标对正的位置;所说的中央综合信息处理器由继电器和稳压电源构成。
所说的中央综合信息处理器中的继电器包括手柄直股继电器、手柄曲股继电器、尖轨直股密贴继电器、尖轨曲股密贴继电器,它们分别与电连接的4个稳压电源联接。
所说的道岔手柄检查器以及道岔通向密贴检查器内部都设有置于加热室内的温度传感器和加热电阻。
所说的中央综合信息处理器内部设有空气开关和防雷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很准确的检查出弹簧道岔手柄位置和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密贴程度及道岔通向,由靠直接接触改为靠电磁感应。该设备具有防低温、防过流、防雷的三防特点,更增加了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从而能迅速提高行车效率和安全程度。
附图说明
图1电感式弹簧道岔通向密贴检查装置原理图;
图2电感式弹簧道岔手柄位置检查器;
图3电感式弹簧道岔尖轨密贴通向检查器;
图4电感式弹簧道岔中央综合信息处理器;
图中:1、道岔手柄位置检查器I 2、道岔手柄位置检查器II 3、道岔尖轨通向密贴检查器4、中央综合信息处理器14、保护罩 15、电感式传器 16、温度传感器17、加热电阻18加热室I 19、传输电缆20、外壳 21、电缆引入孔 22、尖轨行程标23、保温盒24、尖轨直股密贴电感式传感器 25、尖轨曲股密贴电感式传感器26、加热室II 27、接线端子 28、尖轨行程套 29、尖轨位置检查杆30、空气开关31、防雷器32、手柄直股继电器33、手柄曲股继电器34、尖轨直股密贴继电器 35、尖轨曲股密贴继电器 36、稳压电源 40、端子板 41、综合固定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鸿超,未经王鸿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31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照明灯的笔
- 下一篇:自动气动式连锁阻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