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阵列式巨磁阻抗效应电流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3357.4 | 申请日: | 200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77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韩冰;汤新岩;张可;任欢;赵学枰;岳鑫隆;黄东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景林;刘喜生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磁阻 效应 电流传感器 | ||
1.阵列式巨磁阻抗效应电流传感器,由阵列式非晶电流传感器探头(1)、(2),振荡及整流电路(3)、(4)和后续调零放大器(5)、数字显示器(6)组成;其特征在于:
(1)阵列式电流传感器探头(1)、(2)是由多个具有良好软磁特性的长方形非晶带单元(8)由铜线(9)串联焊接起来的,且两个阵列式探头(1)、(2)要求一样,其平行对称地放置在通电导线(10)的两侧;
(2)在通电导线(10)的下面设置有永磁体(7),通过其提供偏置磁场固定阵列式探头(1)、(2)在非晶带材料GMI率随磁场变化曲线上的工作点,以便采取差动式结构,偏置磁场的大小由永磁体(7)的磁场强度及永磁体(7)到探头(1)、(2)的距离决定;
(3)振荡及整流电路(3)、(4)均由科比茨振荡电路(11)、前置放大电路(12)和整流电路(13)组成,科比茨振荡电路(11)为探头提供高频交流信号,前置放大电路(12)的输入端接非晶带单元(8)的两端,经其放大的非晶带单元(8)两端的信号由输出端接整流电路(13),整流电路(13)将非晶带产生的高频交流信号转化为二倍交流信号峰值的直流信号U1、U2;
(4)上述直流信号U1、U2接调零输出放大器(5),经运算调零后送数字显示器(6),即测得待测电流I。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巨磁阻抗效应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科比茨振荡电路(11)是由截止频率为3~60MHz的晶体管(20)构成,其基极与直流电源Vcc间、基极与地间的两个分压电阻(16)、(17)的阻值相等;频率为1~20MHz的晶体振荡器(15)和起振电容(14)串接在基极与地之间;探头(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负载电阻(21)串联后连接晶体管的发射极,探头(1)作发射极负载的一部分存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巨磁阻抗效应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阵列式电流传感器探头(1)、(2)是由4~30个具有良好软磁特性的长方形非晶带单元(8)由铜线(9)串联焊接起来的,非晶带单元长为5~25mm,宽为0.5~10mm,厚10um~40um,两个非晶带单元的距离为0.5~10mm;两个阵列式的探头(1)、
(2)对称的放在通电导线(10)的两侧,导线到阵列式传感器探头的距离均为1~2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巨磁阻抗效应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非晶带单元(8)采用巨磁阻抗变化率大于30%-50%的Co非晶带或Fe基纳米晶材料的薄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式巨磁阻抗效应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非晶带单元(8)是CoFeSiB非晶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巨磁阻抗效应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用铁氧体或铷铁硼永磁体(7)来提供偏置磁场Hb,偏场范围为10~30Oe。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式巨磁阻抗效应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偏置磁场Hb的工作范围为10~20Oe。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巨磁阻抗效应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晶体振荡器(15)的频率范围是2~5M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33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气管套管刷
- 下一篇:燃气热水器停水温升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