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用耐张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93999.4 | 申请日: | 2007-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56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赵作利;吴国洪;杜继红;翁晓宇;李新;谷俊秀;孙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平线路器材厂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盘锦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2 | 分类号: | H02G7/02 |
代理公司: | 四平市新时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栾淑华 |
地址: | 136001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复合 导线 用耐张线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电力系统中用于架空电力线路和变电所耐张杆塔上固定钢芯铝绞线的耐张线夹。
背景技术:
耐张线夹是电力系统中用于架空电力线路以及变电所耐张杆塔上固定导线的金具,它将导线与绝缘子串连接,绝缘子串再与铁塔连接,以承载导线的拉力,减小导线的弛度,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所述导线均采用钢芯铝绞线,由于钢芯铝绞线具有磁损,长期运行线路损耗较大,温度较高时还将使线路的驰度增大,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消除该隐患就得增加铁塔高度或减少塔间距离,尤其是在系统增容的情况下就必须更换铁塔。这样一来,不仅会增加工作量,增大铁塔根开、减少绿地,而且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目前电网改造过程中已将部分线路的钢芯铝绞线改为增容导线,即耐高温、低驰度碳纤维复合芯铝绞线。目前固定钢芯铝铰线的耐张线夹是由一端带有连接板的铝管组成的线夹主体,与线夹主体连接的引流线夹及置入线夹主体铝管部分内的钢锚构成的。安装时先将钢芯铝铰线同钢锚压接固定,套上线夹主体后再在压接点的两侧分别进行压接。尽管碳纤维复合芯具有耐环境恶化性能好、不生锈、不腐蚀、不与铝导线或其它部件产生电解反应等优点,但由于碳纤维复合芯为脆性材料,在径向受力不均匀情况下易对纤维造成损伤使其断裂,从而降低碳纤维芯顺线方向的承载能力。由此可见,现有的耐张线夹根本无法适应碳纤维复合芯铝绞线的耐张固定。成为该领域渴望解决却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用耐张线夹,主要是解决现有的耐张线夹不适用碳纤维复合芯铝绞线的耐张固定,压接时易对线芯造成损伤或断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如下所述:该实用新型包括线夹主体、引流线夹、钢锚、连接螺栓,还包括内衬管,它是通过在线夹主体内设置楔形夹座及楔形夹座内与其内孔形状相吻合的楔形夹,并在线夹主体内增设内衬管构成的。其中楔形夹座是个内设锥形通孔、外为一端凸起的圆柱形座套。而楔形夹是个内为通孔的锥台形夹套,在该夹套的锥体上轴向对称设有两组间隙,两组间隙之间互为90°构成。
本实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了在线夹主体内设置楔形夹座、楔形夹和内衬管的结构,充分利用楔形夹可在楔形夹座内移动的特点将碳纤维复合芯夹紧,并将压接段内所设内衬管同线夹主体、铝绞线牢固压接一体,且对碳纤维复合芯无任何损伤(主要是由于内衬管的存在对碳纤维复合芯起到了保护作用)。不仅如此,该实用新型还具有设计紧凑合理、构思新颖巧妙、受温度影响小、耐冲击抗疲劳性强、握力分布均匀、承载握固力强、有效避免握力松驰等优点。与此同时,使用该耐张线夹,在系统增容情况下,不必更换铁塔,不破坏绿地,减少经济损失,既经济又实用。极具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用耐张线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用耐张线夹它的外部是由铝管和铝管一端的连接板组成的线夹主体1,在线夹主体1内对应压接段设内衬管2,在线夹主体1内还设置一个楔形夹座3,及楔形夹座3内与其内孔形状相吻合的楔形夹4。所述的楔形夹座3是个内设锥形通孔、外为一端凸起的圆柱形座套。而楔形夹4是个内为通孔的锥台形夹套,在该夹套的锥体上轴向对称设有两组间隙8,两组间隙8之间互为90°。钢锚5从线夹主体1一端旋入经螺纹与线夹主体1铝管部分及楔形夹座3连接固定。并在线夹主体1连接板处经螺栓6固定引流线夹7构成。安装时,将碳纤维复合芯铝绞线端头线芯裸露一部分,然后把碳纤维复合芯铝绞线从耐张线夹设有内衬管2的一端插入线夹至楔形夹4内夹紧为止。最后在设内衬管2及钢锚5的线夹主体1外部用液压法进行压接即可。在使用过程中钢锚5、楔形夹座3、楔形夹4及碳纤维复合芯连接一体,随着温度变化金属材料的热胀冷缩,在导线张力作用下楔形夹4可沿楔形夹座3内锥形通孔移动,并在楔形夹4间隙8作用下将碳纤维复合芯夹得更紧,从而保证足够的握力对导线起到良好的耐张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平线路器材厂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盘锦供电公司,未经四平线路器材厂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盘锦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39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