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链式双配重抽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94176.3 | 申请日: | 2007-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91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立新 |
主分类号: | F04B47/02 | 分类号: | F04B47/02;F04B47/14;E21B4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成铭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永山 |
地址: | 130052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式 配重 抽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油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即可适用于一般油田使用,又可适合稠油采集的环链式双配重的抽油机,国际专利分类号为:E21B43/00。
背景技术
世界各国在机采石油设备中,广泛使用有百余年历史的游梁式抽油机,它的结构简单,经久耐用,但由于其工作原理和结构上的问题存在着以下不可克服的的缺点:①地面传动线路长,使地面效率很低,一般在60%左右;②抽油机起动加速度一般为3m/s2左右,所以抽油机的动荷过大,工作运行不平稳;③鼠笼式电动机功率因数低,而且起动电流大,一般为额定电流的3倍以上,所以抽油机必需选用大功率电机,造成“大马拉小车”的现象;④游梁式抽油机冲程和冲次调节困难,可调值很小,如要调节须更换原传动系统的机械部件(如电机、减速器、皮带传动等),在开采稠油时抽油机则更受到限制。
近年很多人对游梁式抽油机进行了改造,但效果都不好,节能方面很好塔架机也仅限于两种,链条式抽油机和摩擦式抽油机。链条式抽油机因使用链条,润滑无法密封,存在链条磨损快,使用寿命短,链条变形后存在链、轮冲击等缺点;摩擦式抽油机由于用钢丝绳与摩擦轮产生的摩擦力来驱动光杆的上下运行,就存在钢丝绳与大轮的比例问题,比例大,大轮大,设备庞大,比例小,钢丝绳的寿命短,仅一年左右,抽稠油时,作用在悬绳器上的力始终有近1/2配重力,所以难以完成稠油的采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抽油机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效率,低能耗,即可适用于一般油田使用,又可适合稠油采集的环链式双配重抽油机。
本实用新型是由下部平台、配重、机架及机架上部的导轮平台构成,在下部平台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直流电机、制动器、减速机和驱动轮,与驱动轮配合的环链。在导轮平台上安装有主配重导轮、副配重导轮、后导轮和前导轮,其中前导轮安装在右侧导轮平台,右侧导轮平台与导轮平台用铰链连接,且与机架间设有活动支撑;所述的驱动轮设有两排平行的链槽,链槽上安装两条平行的高强环链。环链的一端由连接件连接一条拉曳带,拉曳带的另一端通过主配重导轮连接主配重,环链的另一端由连接件连接三条拉曳带,中间的一条接拉曳带的另一端通过副配重导轮与副重配相联,两边的二条拉曳带另一端通过前、后导轮连接悬绳器,通过电机的正反转使主配重与悬绳器、副配重以相反的方向上下运行,完成原油的采汲,此时副配重与悬绳器是同向同步运动。
所述的导轮平台通过铰链与右侧导轮平台连接,右侧导轮平台与塔架设置有活动支撑,作业绳一端固定在前导轮上,另一端缠绕在副配重导轮上;
所述的电机需采用在强风冷状态下低转速在额定功率内可恒功率输出的直流电机。直流电机速度的控制是无级连续的,适合频繁的启动与制动,每分钟启动、制动的次数大于30次,适合于我国抽油机的冲程、冲次标准,在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机的输入轴中间由模片联轴器联接,并配有常开式液压制动器,只要在电网有电的情况下任何方式的停机都可安全制动,减速机采用硬齿面减速机,该减速机效率高,寿命长,体积小,减速机的输出端通过模片联轴器与驱动轮相连接。
电机转动方向的改变是通过如下装置控制:在塔架中间安装一个电磁感应开关在主配重上安装一块永久磁铁,当电机转动时,配重与光杆做相反方向运行,当永久磁铁靠近电磁感应开关时,就产生一个脉冲信号,该信号给控制单元可编程控制器(plc)一个信号,如果设备没有进行冲程调整,通过点电动电机,plc接到该信号时,那么plc就开始计录电机尾部安装的编码器给出的脉冲数,放开点动电机停止,plc将记录的数据传给冲程调整存贮器;如果是正常运行,当pic接到该信号时,启动运行计数器,开始记录编码器的脉冲数,当运行计数器的数据等于冲程调整存贮器的数据时,plc给出电机的反转的信号,完成电机的正反转,冲次的调节只须调整电机的运行速度即可。
本实用新型在井下作业时,首先可自卸载,悬绳器光杆达到最下端后将制动器制动,卸掉光杆上的悬绳器,由于有副配重,通过点动,电动机发电制动运行将主配重放在地上,此时副配重在最上端,可用临时挂件在导轮平台上,将作业绳一端固定在前导轮上,另一端缠绕在副配重导轮上,打开活动支撑,转动副配重导轮即可将前导轮提起留出作业位置。
由于电机的过载能力强,需要做示功图时,只需将悬器放井口位置使悬绳器失去拉力,此时继续点动,电机超载运行由副配重拉起主配重,将测功仪传感器快速插入方卡子与悬绳器之间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立新,未经王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41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玻璃清洁刷
- 下一篇:低功耗智能型过零投切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