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环保节能煤气发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4285.5 | 申请日: | 200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56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殿国;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殿国;王伟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天休 |
地址: | 132021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环保 节能 煤气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发生炉的改进,尤其是新型环保节能煤气发生装置,属煤炭气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虽然出现了一些煤气发生炉,但这些煤气发生炉与传统煤气发生炉并无本质区别。这些煤气发生炉虽然在设计结构上多有不同,但其设计理念均基于传统的6层物料反应理论,共同存在的问题是炉篦、炉膛结构设计没有新的突破,布风技术没有本质性的提高,上部风量大,一般都超过30%,直接导致炉中央风速过快,带出物增加,上部气化反应激烈,易结渣成块。为了避免这一问题,传统煤气发生炉一般的手段是提高饱和度和温度,加快除渣,但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导致炉渣可燃物含量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独特、加工制作容易、煤气质量高、炉篦使用寿命长、炉渣可燃物低、不污染环境的新型环保节能煤气发生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新型环保节能煤气发生装置,包括由炉体内套、炉体外套、进水管、排污管、下料孔、布料器、人孔、灰盘、三通升气管、水封盒、加煤机构、灰盘转动机构等构成的煤气发生炉主体,其特点是在煤气发生炉主体下部的灰盘内设置塔式炉篦,塔式炉篦由底座,底座上设有的至少1层水平布置的梯度布风板,布风板外周设有的布风环,布风环上加有的伞形篦罩组成,在布风板上开有布风孔,塔式炉篦的最上层设有多面体锥形篦帽;煤气出口设在煤气发生炉主体的顶部。
由于本实用新型独特的塔式炉篦结构,改单一的径向布风为径向、轴向布风相结合,达到梯度布风的效果,可以在灰渣层、氧化层、还原层、干馏层、干燥层、空层这6层物料反应层的基础上,在灰渣层和氧化层之间形成一个新的反应层——燃烬层。燃烬层起着将氧化层移动下来的赤热炉渣中的炭进一步燃烧直至基本燃尽的作用,燃烬层有利于降低炉渣可燃物,降低氧化层反应激烈程度,降低炉内结渣结块几率,可以适当降低饱和温度有利于提高蒸汽分解率,即节约蒸汽又减少带出热量,还有利于提高煤气质量;由于分布着燃烬层,氧化层燃烧反应后的固体残渣不直接接触炉篦,从而延长炉篦使用寿命;由于炉篦上层通风强度降低,炉中央气流速度相对减慢,因此带出物减少,在炉体内套的煤气出口处取消了档尘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独特、加工制作容易、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煤气热值及质量高、炉篦使用寿命长、炉渣可燃物低等特点,具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塔式炉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B向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煤气发生炉主体、2炉体内套、3炉体外套、4进水管、5排污管、6灰盘、7三通升气管、8人孔、9下料孔、10汽封、11布料器、12煤气出口、13塔式炉篦、14布风板,15布风孔,16布风环、17篦罩、18底座,19篦帽、20碎灰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附图,这种新型环保节能煤气发生装置,包括由炉体内套2、炉体外套3、进水管4、排污管5、下料孔9、布料器11、人孔、灰盘8、三通升气管7、水封盒、加煤机构、灰盘转动机构等构成的煤气发生炉主体1。(为简略附图,水封盒、加煤机构、灰盘转动机构等常规机构没有画出)在煤气发生炉主体下部的灰盘内设置塔式炉篦13,塔式炉篦由底座18,底座上设有3层水平布置的梯度布风板14,每层布风板外周分别套设有的布风环16,布风环上加有的伞形篦罩17组成。在每层布风板上开有圆形布风孔15,塔式炉篦的最上层设有多面体锥形篦帽19,其锥度在105-120°之间间。在塔式炉篦底座的外壁上设有碎灰刀20。
这种新型环保节能煤气发生装置可制成各种规格型号,根据煤气发生炉主体直径的不同,布风板及其布风环可设3-7层,布风板上按比例设置一定数量的圆形布风孔,形成梯度布风。
按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施的环保节能煤气发生装置,经内部试用显示,检测热效率>90%,烟尘排放浓度<50mg/Nm3,林格曼黑度<1级,效果理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殿国;王伟,未经张殿国;王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42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面铝银粉粉末涂料
- 下一篇:一种使用电力线和充电模块供电的微型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