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粘表面炒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4545.9 | 申请日: | 2007-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71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鉴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炒勺 | ||
技术领域
一种不粘表面炒勺涉及烹饪炊具,属于炊具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庭使用的妙勺,均为圆口圆底结构,其不足之处是炖、炸制条状(如鱼类)食物时,不易翻动也不利保证食物本身形状的完整性,而且容易粘锅。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炒勺,特别是一种不规则勺口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烹制食物与勺体的粘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对现有炒勺,特别是不规则勺口炒勺在在烹制条状食物(烧、炖、炸)时,解决食物与勺体的粘锅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通过对勺体底部表面的技术处理,来实现勺体表面不粘的技术效果。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粘表面炒勺,由椭圆形勺体和勺把组成,勺体底部凹面的内表面为不平表面,该表面上均匀、对称地分布着多个小圆坑,所说的不平表面的面积占勺体凹面面积的1/8~1/6,不平表面的面积形状为与椭圆形勺体相似的椭圆形。该部分面积基本上是勺体底部受热最强的部分。
所说的小圆坑的直径约为1mm,深度为0.5mm,圆坑间的距离约为1mm。
通过上述处理的炒勺具有工艺简单,防粘效果好,可有效解决被烹制食品与炒勺的粘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不粘表面炒勺结构示意图。
图中1.勺体,2.勺把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底部的小圆坑状表面特性,使被烹制的食物与勺体(底部)的接触面不能达到完全的密合。受热后,由于勺体底部小圆坑内的油(或水)的作用,使本来就没有密合的食物与勺体之间,始终处于一种被(油、水或它们的热气体)隔离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勺体小圆坑可采用模压等常规机械加工,这些小圆坑主要分布在勺体底部受热最强的部分即可。
因为勺体表面处理方法是将底部机械加工成小圆坑,所以,相对于整个勺体的大凹面来说,它的表面仍然是一个平滑凹面。当铲子翻动食物时,不会因表面不平而受到阻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鉴,未经王明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45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