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质板材发泡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94554.8 | 申请日: | 200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45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于新民;于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新民 |
主分类号: | B29C44/20 | 分类号: | B29C44/20;B29C44/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101吉林省吉林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材 发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板材发泡设备,是一种轻质板材发泡机。
背景技术
现有用发泡剂通过发泡生产的轻质板材是倍受欢迎的新型板材,它的主要特点是成本低,不易变形,防火、防水性能好,又无有害气体释放,能够满足国家环保标准要求。现有发泡设备种类繁多,因采用化学发泡受气温等变化影响较大,达不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要求;现多采用物理发泡,传统的物理发泡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气泵和高压枪加气来发泡,它的不足之处是,发泡的泡沫含水分大、强度低、泡沫消失快、生产的轻质板溶重高、强度差;另一种是采用发泡罐经高速旋转产生的气体泡沫,但气泡密度、强度较低,通常通过加大发泡剂的流量来提高气泡密度和强度,势必造成发泡剂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发泡的泡沫均匀、强度高、密度大、产泡量多,质量好,节省发泡剂的轻质板材发泡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轻质板材发泡机,它包括移动式机箱1,在移动式机箱1内固定有发泡剂箱12、液泵9和气泵6,其特征是:移动式机箱1内固定的电机2分别与液泵9和气泵6动力连接,液泵9的发泡剂吸管7与发泡剂箱12连接,液泵9的发泡剂出管8与在移动式机箱1内置的发泡剂气压增压缸13连接,气泵6的出气管4与在移动式机箱1上设置的储气罐3连接,储气罐出气管5与发泡剂气压增压缸13连接。在所述发泡剂气压增压缸13的外伸端设有喷嘴14。在所述移动式机箱1内固定有清洗剂箱11。
本实用新型的轻质板材发泡机,由于设置了液泵的发泡剂吸管与发泡剂箱连接,液泵的发泡剂出管与发泡剂气压增压缸连接结构,使液泵、发泡剂箱、发泡剂气压增压缸形成了输送发泡剂通路;又由于设置了气泵的出气管与储气罐3连接,储气罐与发泡剂气压增压缸13连接结构,使气泵、储气罐3和发泡剂气压增压缸13形成了输气通路,发泡剂液体和气体均输入发泡剂气压增压缸13内,在发泡剂气压增压缸13内产生高压,发泡剂气、液从喷嘴压出而发泡。具有结构合理,发泡的泡沫均匀、强度高、密度大、产泡量多,质量好,节省发泡剂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轻质板材发泡机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将移动式机箱上盖卸下)。
图中:1移动式机箱,2电机,3储气罐,4气泵出气管,5储气罐出气管,6气泵,7发泡剂吸管(即清洗剂吸管),8发泡剂出管(即清洗剂出管),9液泵,10排气管,11清洗剂箱,12发泡剂箱,13发泡剂气压增压缸,14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和2,轻质板材发泡机具有移动式机箱1,移动式机箱1是在箱体下端铰接有轮子。在移动式机箱1内的后部固定有发泡剂箱12、清洗剂箱11。在移动式机箱1内的前部支架上固定有液泵9和气泵6。在移动式机箱1内、位于液泵9和气泵6之间固定电机2,电机2通过各自的减速轮对分别与液泵9和气泵6连接。减速轮对是公知的齿轮、链轮、带轮均可,亦可使用市售减速机。液泵9的发泡剂吸管7与发泡剂箱12连接,液泵9的发泡剂出管8与在移动式机箱1内置的发泡剂气压增压缸13连接。气泵6的出气管4与在移动式机箱1上设置的储气罐3连接,储气罐出气管5与发泡剂气压增压缸13连接。在所述发泡剂气压增压缸13的外伸端设有喷嘴14。液泵9具有排气管10。液泵9采用市售高压三缸活塞泵。气泵6、电机2均为市售产品。发泡剂为硅镁等发泡剂。
当轻质板材发泡机的输送发泡剂通路清洗时,将发泡剂吸管7作为清洗剂吸管而置于清洗剂箱11中,液泵9的发泡剂出管8此时为清洗剂出管,开启液泵9反复运行而使发泡剂通路清洗干净。
本申请人采用硅镁发泡剂,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样机连续工作,每小时生产20~30m3泡沫,发出的泡沫均匀、强度高、密度大、产泡量多,经过搅拌机拌料,搅拌气泡沫保存度90%以上不灭,载体无增减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新民,未经于新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45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