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型内芯组合式浇铸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4707.9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22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春奎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华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玉致;田长云 |
地址: | 132002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型内芯 组合式 浇铸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型内芯组合式浇铸模具,特别是一种铝法兰浇铸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铝法兰在电力设备中是较为重要的配套部件之一,铝法兰产品传统的生产方法是用砂模浇铸,由于砂型表面粗糙,生产的铝法兰表面高低不平,清理产品表面麻烦,工序繁琐、生产效率低。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铝法兰传统的生产方法急待改进,应用企业对该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提高产品质量是生产企业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型内芯组合式浇铸模具,使用该模具能提高浇铸成型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型内芯组合式浇铸模具,具有外模和内芯及外模与内芯之间的型腔,其特征在于:内芯由若干个梯形组块构成,内芯中装有芯撑子,内芯上端套有内挡圈,外模上端设有外挡圈,内挡圈与外挡圈之间设有与型腔连通的浇道。所述的型腔,其宽厚部分置于浇铸口较近的位置,窄小部分置于浇铸口较远的位置。
工作时,将浇铸液浇铸在型腔中,浇铸液凝固后开模,由于固定内芯的芯撑子和内挡圈取出后,梯形组块可通过径向移动脱离浇铸的铸件,所以铸件的内表面较复杂的形状能实现顺利脱模,由于金属模具的工作表面光滑,使生产出的产品外观规整表面平滑尺寸准确,用外挡圈增加了铸件的高度,起到了补缩作用,使铸件无缩孔。本技术型腔设计成宽厚部分置于浇铸口较近的位置,窄小部分置于浇铸口较远的位置,其作用是有利于浇铸液在型腔内流动迅速充满型腔,顺序凝固,使产品密度大、强度好。使用本技术比用砂型模具工序简单,因而提高生产效率至少20倍。本技术可用于各种铸件的浇铸成型模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金属型内芯组合式浇铸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芯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中1外模、2内芯、3芯撑子、4内挡圈、5型腔、6外挡圈、7梯形组块。
具体实施方式
金属型内芯组合式浇铸模具,由金属材料制成,产品为铝法兰,具有外模1和内芯2及外模与内芯结合形成的型腔5,型腔内表面光滑,内芯由6个梯形组块7拼接成,内芯中装有芯撑子3,芯撑子作用是固定内芯的内侧位置,内芯上端的外表面套有内挡圈4,内挡圈作用是固定内芯的外侧位置,外模上端设有外挡圈6,外挡圈与内挡圈相对,外挡圈的作用是增加了外模的高度,使铸件浇口加厚,起到了补缩作用,使铸件无缩孔。所述的型腔5,其宽厚部分置于浇铸口较近的位置,窄小部分置于浇铸口较近的位置,有利于浇铸液在型腔内流动迅速充满型腔。模具使用前把各部位的构件组装在一起,完成各道准备工作之后将铝液填充型腔内,铸件凝固后取出芯撑子和内挡圈,再向内移动各梯形组块,使之脱离铸件,然后取下外挡圈,用锤子轻微松动铸件并将铸件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春奎,未经李春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47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球悬挂高空风力发电设备
- 下一篇:保水保养土壤植物栽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