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桥驱动含三桥双驱动汽车平衡悬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4788.2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47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西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西航 |
主分类号: | B60G5/047 | 分类号: | B60G5/047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白冬冬 |
地址: | 13010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含三桥双 汽车 平衡 悬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有技术背景在用的双后桥驱动汽车的平衡悬架装置,全部是采用平衡轴的悬架方式。由于此种悬架技术方案本身决定了只能用在两桥驱动的车型上,因此平衡轴的悬架方式制约了重型车向大吨位多轴荷载的方向发展,国家交通法规却鼓励和引导车企生产的重型车,向多轴荷大吨位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理有效地解决了由于悬架方式的制约而无法实现重型车大吨位多轴荷载的三桥驱动含三桥双驱动汽车平衡悬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在车身纵梁安装有前支架、前中支架、后中支架和后支架,前中支架通过前平衡销轴安装有前平衡臂,后中支架通过后平衡销轴安装有后平衡臂;前钢板弹簧的一端销耳安装在前支架上的前销轴上,另一端插在前平衡臂前端,并且前钢板弹簧通过U形螺栓固定在驱动一桥上;中钢板弹簧的一端销耳安装在前平衡臂上的中销轴上,另一端插在后平衡臂前端,并且中钢板弹簧通过U形螺栓固定在驱动二桥上;后钢板弹簧的一端销耳安装在后平衡臂上的后销轴上,另一端插在后支架内,并且后钢板弹簧通过U形螺栓固定在驱动三桥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简化了结构,减轻了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承载能力和驱动力。
2、分散了承载受力点,提高了整车的抗扭强度,延长了整车和部件总成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能。
3、增大了六驱动轮之间的平衡幅度,使整车的驱动性能更趋于合理。
4、有效的解决了国家交通法规与购车者经济效益之间的尖锐矛盾。
5、本实用新型代替目前市场上在用的平衡轴悬架方式的平衡悬架装置。取消平衡轴,由传统的两点支撑增加到八点支撑,由目前不足400mm的受力点延扩至3.7m,并分散受力,简化了结构,减轻了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大了原驱动能力和承载能力,提高了抗扭强度、使用寿命和平衡幅度,极大地保证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6、本实用新型合理有效地解决了由于悬架方式的制约而无法实现的重型车三后桥驱动和三后桥双驱动的技术难题。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现在生产的8×4车型可以升级到10×6车型和10×4车型,根据我国的交通法规,单台车合法承载可以在原来的法定基础上增加10吨载荷。对于各种特殊用途的专用车、工程车和越野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在车身纵梁1安装有前支架2、前中支架6、后中支架10和后支架14,前中支架6通过前平衡销轴18安装有前平衡臂7,后中支架10通过后平衡销轴15安装有后平衡臂16;前钢板弹簧3的一端销耳安装在前支架2上的前销轴19上,另一端插在前平衡臂7前端内滑动支撑,并且前钢板弹簧3通过U形螺栓4固定在驱动一桥5上;中钢板弹簧8的一端销耳安装在前平衡臂7上的中销轴17上,另一端插在后平衡臂16前端内滑动支撑,并且中钢板弹簧8通过U形螺栓固定在驱动二桥9上;后钢板弹簧12的一端销耳安装在后平衡臂16上的后销轴11上,另一端插在后支架14内滑动支撑,并且后钢板弹簧12通过U形螺栓固定在驱动三桥13上。
本实用新型是由前支架2、前中支架6、后中支架10、后支架14、前钢板弹簧3、中钢板弹簧8、后钢板弹簧12、前平衡臂7、后平衡臂16、U型螺栓、驱动一桥5、驱动二桥9和驱动三桥13等组成。
通过前钢板弹簧3的卷耳端与前支架2联接后实现了与车身纵梁1的垂直定位,前钢板弹簧3的另一端在与前中支架6内的平衡臂7滑动支撑为驱动一桥5单侧浮动提供了必要的弹跳空间,驱动二桥与驱动三桥的安装结构顺序和工作状态原理依此类推。当载重车行驶在不平坦的路况时,驱动一桥5、驱动二桥9与驱动三桥13的轮胎不规律跳动则通过前钢板弹簧3和中钢板弹簧8和后钢板弹簧12将轮胎的跳动量传导给安装在前中支架6内的前平衡臂7和后平衡臂16上,由前平衡臂7和后平衡臂16通过摆动将来自轮胎的跳弹量分配给前钢板弹簧3、中钢板弹簧8和后钢板弹簧12的滑动支撑端,通过三组钢板滑动端与支架的动态滑移,将来自轮胎的跳量消耗掉,从而实现驱动一桥两侧轮胎与驱动二桥两侧轮胎,驱动三桥两侧轮胎在不同高低的路况下使车身获得平衡,使双桥的轴间差动和轮间差动的驱动力得以保证。
本实用新型即适用于三后桥驱动的汽车,同样也适用于三后桥双驱动汽车,且被动桥即可安装在驱动桥前侧,也可以安装在驱动桥后侧。
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汽车纵梁两侧的前中支架6和后中支架10上设有可转动的前平衡臂7和后平衡臂16,前平衡臂7和后平衡臂16与前后钢板弹簧相连相支撑,对前后侧钢板弹簧起平衡作用,也同时为相邻两桥的动态起平衡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西航,未经张西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47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手机
- 下一篇:多功能测试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