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控激光谐振腔内倍频晶体温度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4805.2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08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彭忠琦;卢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04 | 分类号: | H01S3/04;H01S3/109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立伟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控 激光 谐振腔 倍频 晶体 温度 装置 | ||
1、调控激光谐振腔内倍频晶体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水分子过滤器(3)、毛细管(4)、温控开关(5)、传感器(6)、示值表(7)、蒸发器(8)、晶体支撑架(9)、晶体冷却套(10)、水嘴(11)、水管(12)、水固胶(13)、晶体(14)、三维调节架(15)、磁力泵(16)、紫铜管(17);
各部件的连接关系:首先将制冷机组中的压缩机(1)、冷凝器(2)、水分子过滤器(3)、毛细管(4)、温控开关(5)、传感器(6)、示值表(7)、蒸发器(8)串接,过渡连接用紫铜管(17);蒸发器(8)出水管与磁力泵(16)进水口连接;磁力泵(16)出水口连接到晶体冷却套(10)上的进水嘴上、晶体冷却套(10)的出水嘴连接到蒸发器(8)进水嘴上形成循环水路;倍频晶体(14)与晶体支撑架(9)的连接要在专用夹具中装配并用水固胶(13)密封固定,并将其安装到晶体冷却套(10)上并用水固胶(13)密封固定后一同安装到三维调节架(1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48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