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声屏障吸声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5241.4 | 申请日: | 2007-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31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邢瑜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瑜鸣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化一 |
地址: | 300100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障 吸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公路、铁路路基上减少经空气传导交通噪音的吸收或反射装置,特别是一种成本低、硬化快、强度高、耐腐蚀、耐侯性好、重量轻、有弹性、防火性能好、吸、隔声性能好的。菱镁类声屏障吸声板。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工业、农业经济的发展,铁路、公路已经遍布城市、农村及大山,高速路、快速路、地下铁路、隧道日益增多,交通四通八达,使人们可乘各种运输工具穿越城市楼群街道或工厂、乡村、大山隧道进行商品经济交流,另外,交通的发展也使人们上班下班及旅游更加方便。但是随着各种车辆地运转,车辆的轰鸣产生的交通噪音也给交通沿线城乡居民及乘客带来了不少的干扰和麻烦。
目前,由于科学、卫生事业的普及,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噪音问题也为人们日益关注。
为了消除或降低噪音,人们将车辆机件配合设计得更合理、更精密、甚至改用非接触运转(如磁悬浮列车)以消弱噪音源,另方面是采用声传播屏障来限制噪音向楼群、工厂、乡村等人们聚居或工作的地方传播,例如采用隔音型声屏障使噪音在传播途中大部分被反射,减少交通噪音向道基外传播,采用根据声学原理设计的吸声型声屏障结构将传播中的声波能量吸收,同时改善道基内外的声环境,所以,隔声吸声型声屏障已成为消除或减低交通噪音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声屏障吸声板,如01108625.4中国专利公开的,使用金属、铝合金作骨架,内填吸声材料制成,其重量轻、吸声好,但成本高、耐腐蚀性差并且容易被盗而丢失严重,不适合目前我国使用。89214500.5及75117965.9中国专利则采用了成本较低的珍珠岩制作了穿孔凸圆吸声板,由薄厚两层压成,成本虽降低了但由于其中没有填装吸声材料的吸声材料腔,使吸声性能还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声屏障吸声板存在的问题,权衡吸声效果、结构强度、成本价格、制造工艺的利弊,设计并公开了一种菱镁类声屏障吸声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声屏障吸声板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有:以菱镁材料灰浆、模具、钢筋网片及玻璃丝布浇筑的微通孔板;浇筑于微通孔板内侧的吸声材料腔,以玻璃丝布包装于吸声材料腔中的吸声材料;浇筑于吸声材料腔后面的背板构成。
上述吸声板为长方体板,其长边两侧面分别浇筑有梯形凸起和可与梯形凸起吻合衔接的梯形槽及8个以上矩形减重通腔,短边侧面浇筑有三个以上吸声材料通腔。
上述吸声材料腔是沿吸声板长边方向,在微通孔板及背板间由肋板隔开形成的相互平行的长方体通腔,吸声材料腔两端浇筑圆角矩形收口,浇筑过程中吸声材料以玻璃丝布包裹填装于吸声材料腔中。
上述微通孔板厚15-18mm其上各通孔直径取5-5.5mm,通孔中心距离取10-11mm,均匀分布于吸声材料腔前面微通孔板上。
上述吸声板在肋板的上、下平行面中浇筑入钢筋网片及玻璃丝布,垂直于吸声板长边浇筑有8个以上圆形排水通腔。
优点及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声屏障吸声板与现有技术的金属骨架吸声板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A.充分利用电厂付料粉煤灰及菱镁类材料制成,其成本较低,不易被盗丢失。
B.朝向噪声源一面设计了微通孔板面,其内部又填充了吸声材料其降噪系数大大提高,经检验值达到0.74(大于标准值0.5),隔音性能检验值为39(大于标准值20-30)。
C.抗冲击性能冲击钢球测试弧坑深度3mm(小于弧坑深度20mm标准指标)。
D.耐冻融性能在50℃、16h,20℃、8h;-20℃、24h为一循环,10次循环后试样无剥落、开裂、起层。
E.防火性能为炉内平均温度为13(≤50)持续燃烧时间为0(≤20S),质量损失%数为7(≤50)均为合格。
F.风压变形1级。
G.吸声系数、隔声量~频率图如3、4所示合格于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声屏障吸声板立体斜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声屏障吸声板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声屏障吸声板吸声系数~1/3倍频频率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声屏障吸声板隔音量~频率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声屏障吸声板制造方法流程图。
各图中主要部件标号说明
1-微通孔板 2-梯形凸起
3-背板 4-玻璃丝布、
5-吸声材料腔 6-钢筋网片
7-肋板 8-梯形槽
9-减重通腔 10-排水通腔
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瑜鸣,未经邢瑜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52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折叠书架或物架
- 下一篇:一种票据打印机的开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