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型多层复合燃油软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5473.X | 申请日: | 200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40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田秀峰;刘世海;王培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大港胶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04 | 分类号: | F16L11/04;B32B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英兰 |
地址: | 300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多层 复合 燃油 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燃油软管,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多层复合燃油软管。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需求的不断增加,汽车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国家从环境保护的宗旨出发制定政策,严格加强对汽车排放标准的控制。业内人士都知道在汽车的燃油系统中,要想实现汽车排放指数的降低,效果最好,成本最低的方法是提高汽车燃油系统软连接处燃油软管的耐渗透性,现有的燃油管包括汽车加注油管、回油管、燃油蒸发管等虽然在结构设计及选材方面进行了改进,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耐高温、耐臭氧、防渗透性能欠佳,易造成汽车的超标排放,不利于环保等;因此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即是该领域科研人员尽快着手研究的新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防渗透性能优良的环保型多层复合燃油软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型多层复合燃油软管,由内衬层、屏障层、过渡层及外胶层依次复合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于内衬层外侧的屏障层采用氟树脂THV-500或THV-815材料。
所述采用氟树脂THV-500或THV-815的屏障层厚度设为0.08~0.4mm。
THV是由四氟乙稀、六氟丙烯和偏氟乙烯共聚合而成。具有优异的耐候性、阻燃性及不粘性。如氟树脂THV-500熔融区间为165~180℃,空气中分解温度为430℃。该材料柔韧性好、耐渗透,耐各种化学品,包括无机和有机酸,卤化物,碳氢化合物,醇类等;该材料不仅柔软,易加工成型,用来做低渗透软管,效果非常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特别选用强度高、韧性好、耐渗透性能优良的氟树脂THV-500或THV-815材料,使产品性能更加可靠,有效降低了燃油的渗透性,提高了汽车整体的排放标准。生产中,以系列划分可满足不同规格的技术要求,有效耐渗透,低排放、耐燃油、耐高温、耐臭氧、利于环保。主要应用于汽车燃油系统软连接处的燃油软管,如加注油、回油管、燃油管、燃油蒸发管等,市场应用非常广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胶管技术指标与性能对比如下:
现有胶管耐臭氧性在80PPhm×40℃×70h条件下弯曲无龟裂,燃油渗透标准为200g/m2/24h。
本实用新型耐臭氧性在100PPhm×40℃×70h条件下弯曲无龟裂,燃油渗透标准为5-8g/m2/24h;达到欧IV排放标准,基本实现零排放。外径变化:无增强层产品在标准值下<20%;有增强层产品在标准值下<10%;密封性优,40KPa无泄露;耐热性佳,在100℃×96h条件下产品弯曲无异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内衬层,2屏障层,3过渡层,4外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详述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环保型多层复合燃油软管,由内衬层1、屏障层2、过渡层3及外胶层4依次复合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于内衬层1外侧的屏障层2采用氟树脂THV-500或THV-815材料。
所述采用氟树脂THV-500或THV-815的屏障层2厚度设为0.08~0.4mm。
实施例1
由氯醇ECO内衬层1、氟树脂THV屏障层2、氯醇ECO过渡层3、氯磺化聚乙烯CSM外胶层4依次复合构成;所述复合于内衬层1外侧的屏障层2采用材料是氟树脂THV-500或THV-815,其厚度设为0.08~0.4mm。内衬层1与屏障层2紧密结合,防渗透效果更为显著。
实施例2
由氟胶FKM内衬层1、氟树脂THV屏障层2、丁腈胶NBR过渡层3、氯磺化聚乙烯CSM外胶层4依次复合构成;所述复合于内衬层1外侧的屏障层2采用氟树脂THV-500或THV-815,其厚度设为0.08~0.4mm。内衬层1与屏障层2紧密结合,防渗透效果更为显著。
实施例3
由氟胶FKM内衬层1、氟树脂THV屏障层2、氯醇ECO过渡层3、氯磺化聚乙烯CSM外胶层4依次复合构成;所述复合于内衬层1外侧的屏障层2采用氟树脂THV-500或THV-815,其厚度设为0.08~0.4mm。内衬层1与屏障层2紧密结合,防渗透效果更为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大港胶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大港胶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54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遮挡立风扇叶型风力发电装置
- 下一篇:摆动式摩擦滚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