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定量注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5564.3 | 申请日: | 200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09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武云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云深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B67C3/16;B67C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92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定量 注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采用单轮蠕动泵的打印机墨盒定量注墨的设备,属于打印机墨盒注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打印耗材价格昂贵,原装墨盒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对于无打印头的墨盒国内生产了很多替代墨盒。而带打印头的墨盒一般使用原装墨盒灌注高质量的墨水,成为再生墨盒使用。近年发展起来的连续供墨系统也成为用户节约成本的有效方式。对兼容墨盒、再生墨盒、连续供墨的注墨方式一般分为手工注墨、普通机器注墨等几种。使用手工注墨,往往会把墨盒破坏或者注墨不满,而且无法解决墨盒抽真空的问题。
用普通机器注墨,是通过如下过程实现的:把注墨头插入墨盒的注墨孔中,开启真空泵,把墨盒抽真空,关闭真空泵,靠真空的吸力把墨水瓶中的墨水吸入注墨管中,打开与大气连通的开关,空气进入注墨管把墨水压入墨盒。
此种注墨机在注墨时存在如下缺点:注墨时操作过程复杂,不易快速掌握,注墨量无法控制,注墨过多时会造成打印头滴墨,导致注墨失败,影响注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墨盒进行注墨,能够使注墨者快速掌握的真空定量注墨机。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过程如下:
本真空定量注墨机采用以单片机为主的控制电路、真空传感器,单轮蠕动泵,电磁阀,缓冲瓶,真空箱,真空泵为主的智能化设计。缓冲瓶通过导管连接真空传感器、电磁阀、真空泵,电磁阀通过导管连接真空箱,注墨头通过导管连接单轮蠕动泵,单轮蠕动泵通过导管连接墨水瓶。控制电路输出信号传给电磁阀、单轮蠕动泵及真空泵,完成对墨盒抽真空及注墨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单轮蠕动泵,电磁阀、墨水瓶可以设置多组,分别由导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真空定量注墨机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其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同时还有以下优点,经济适用、工作效率高,因而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附图说明
为了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详细的描述,现把本申请文件所使用的图名称及编号简介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轮蠕动泵外壳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单轮蠕动泵转子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单轮蠕动泵组装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单轮蠕动泵工作状态1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单轮蠕动泵工作状态2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3为按照前述技术方案设计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真空定量注墨机。 其中1是墨盒,2是注墨头,3是真空箱,4是导管,5是电磁阀,6是单轮蠕动泵,7是真空传感器,8是控制电路,9是箱体,10是缓冲瓶,11是真空泵,12是墨水瓶,13是单轮蠕动泵外壳,14是滚轮,15是胶管,16是单轮蠕动泵中轴支架。
按照图4组装起来的单轮蠕动泵,它的单轮蠕动泵中轴支架16上安装了滚轮14,单轮蠕动泵中轴支架16中间的轴安装在单轮蠕动泵外壳13上,在单轮蠕动泵外壳13和滚轮14之间放置胶管15,由电机带动单轮蠕动泵中轴支架转动,其工作原理如图5、图6所示。滚轮挤压住单根胶管或滚轮挤压住胶管重合部分时都可以在进水端形成真空吸力,把水吸上来,同时把滚轮前面的水挤压到出水口。通过控制电机转动的时间可以精确的控制液体的流量。
实施例中的真空定量注墨机主要由箱体,真空传感器,真空箱,注墨头,导管,缓冲瓶,电磁阀,单轮蠕动泵,墨水瓶,真空泵,控制电路等组成。
箱体9内安装缓冲瓶10,真空箱3通过导管4连接电磁阀5,电磁阀5通过导管4连接缓冲瓶10,缓冲瓶10通过导管4连接箱体9外面的真空泵11,箱体9上安装真空传感器7,真空传感器7通过导管4连接缓冲瓶10,墨水瓶12通过导管4连接单轮蠕动泵6,单轮蠕动泵6通过导管4连接注墨头2。
本实施例的真空自动注墨机接通电源后,由控制电路8的程序设置电磁阀5导通,启动真空泵11抽真空。此时将把缓冲瓶10,真空箱3,墨盒1中的空气抽出,当真空传感器7检测到真空度达到-0.08Mpa左右时,由控制电路8的程序设置真空泵11断电,停止抽真空。由控制电路8的程序设置单轮蠕动泵6工作,墨水流入墨盒1中。把注墨头2从墨盒1上拔下就完成了注墨过程。
除以上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很多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效变换、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云深,未经武云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55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