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叶式漏液侦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5777.6 | 申请日: | 200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50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勋;迟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镁特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45 | 分类号: | G01R19/145;G01M1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457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叶式漏液 侦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液侦测器,尤其涉及折叶式漏液侦测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炉的坩埚的漏液保护方面普遍使用的是针式漏液侦测方式,其在侦测方面存在,侦测范围有限、耐高温强度差。对于工业炉尤其是镁合金方面来讲,漏液故障发现不及时,将会影响到整个设备的安全及相关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控制系统的配合下提供对整个设备的全面的漏液侦测功能,并可长期工作于高温环境中的折叶式漏液侦测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叶式漏液侦测器,折叶式漏液侦测器,它包括一个复合轴芯,所述的复合轴芯外包有耐高温绝缘陶瓷垫、并沿所述的轴芯方向连接有多个两折叶叶片,所述的每个两折叶叶片的每一叶片上通过螺钉分别连接有左导流板或右导流板,所述的左导流板的左侧和右导流板的右侧边缘具有向下翻起设置的筋板,所述的左、右导流板的底部与水平线分别具有5度-10度的上仰倾角夹角,在所述的左、右导流板上分别设置有与外部控制电源相连的左、右接线柱。
在本装置中左导流板和右导流板采用的是折叶式的连接方式,可以分解高温变形对本装置造成的影响,从而以提高产品适应变形应的能力。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在控制系统的配合下提供对整个设备的全面的漏液侦测功能,并可长期工作于高温环境中的折叶式漏液侦测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叶式漏液侦测器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装置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装置的I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图2所示装置的J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叶式漏液侦测器,需安装在可能出现漏液的坩埚或其它可能出现漏液(注:漏液要具有导电性)的设备的下方,它包括一个复合轴芯2,所述的复合轴芯外包有耐高温绝缘陶瓷垫3、并沿所述的轴芯方向连接有多个两折叶叶片4,所述的每个两折叶叶片的每一叶片通过螺钉5分别连接有左导流板1或右导流板6,所述的左导流板1的左侧和右导流板6的右侧边缘具有向下翻起设置的筋板,所述的左、右导流板的底部与水平线分别具有夹角A,所述的夹角为5度-10度的上仰倾角角度,在所述的左、右导流板上分别设置有与外部控制电源相连的左、右接线柱7、8。
当坩埚有漏液滴落至左导流板1或右导流板6的任何部分时,受到重力的作用漏液会滚落到此装置的最低点将左导流板1和右导流板6导通,左接线柱7和右接线柱8通过导线(这里指耐高温导线)与外部控制电源相连,把漏液信号送至外部控制电源,实现漏液侦测功能。
复合轴芯2的材料为外层耐高温绝缘陶瓷材料,内层则嵌入钢棒式结构,以提高结构强度。
左导流板1和右导流板6采用的是折叶式的连接方式,以分解高温变形对本装置造成的影响,以提高产品适应变形应的能力。
左导流板1和右导流板6前后两侧边缘向上翻起筋板,作用是防止漏液流入左导流板1和右导流板6外面,并可提高左导流板1和右导流板6在高温条件下抗变形弯曲的强度。
左导流板1的左侧和右导流板6的右侧向下翻起筋板,起到支撑作用,并使两侧产生5度-10的上仰角度,以确保漏液能顺利流入左导流板1和右导流板6之间,实现漏液侦测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镁特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镁特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57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