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洋平台用淡水稳压罐及其自动给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6638.5 | 申请日: | 200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23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魏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禾厘油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7/09 | 分类号: | E03B7/09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450天津市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平台 淡水 稳压 及其 自动 给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淡水稳压罐及其自动给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平台用淡水稳压罐及其自动给水系统。
背景技术
陆地上相关技术已在采暖、生活用水等方面得到应用,如专利号为88217205.0、发明名称为“热水采暖自动稳压膨胀装置”的专利,此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热水采暖系统配套使用的自动稳压膨胀装置,该装置是由一个钢板焊成的罐体及安装在罐体上的充气管,压力表、视镜和进出水管组成,罐体内由一个袋襄型耐热橡胶隔膜将其分为气室和水室两部分,气室充入一定量的气体使气压达到系统所需的最低压力值,水室通过进出水管与系统中的循环管路和补水泵连通。使用本装置可取代现有热水采暖系统中的高位开式膨胀水箱,并能消除系统中常出现的水力、压力失调和水击问题。海洋石油平台由于在海洋环境下,腐蚀量很大,且由于平台使用频繁,上述系统不适用于在海洋石油平台上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罐体制造不能满足海洋环境要求,由于使用频繁以上系统的出入口结构会造成胶囊短时间破裂。
海洋平台的主要作业是钻井采油,上面有大量的设备运转,并有上百人居住工作。这其中用到的大量淡水资源都是用船只从陆地上运过去,盛装在淡水罐里,供给到各个用水场所。由于平台上24小时运转钻井采油设备,所以生活淡水也必须24小时供应。
平台上供水先后采用了两种方式:
直接用泵源向各个用水场所供水。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如果要得到连续供水,泵源必须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显然,疲劳使用会降低使用寿命,易损坏,造成不定性的故障停水,且消耗能源很大。
用泵源向封闭容器中泵水,再向容器中充气将水压出,供给给各个用水场所。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由于在存有压力的情况下,气、水直接接触,排水时会带走部分气体,使管道中混入气体,出水口经常会出现“气喷现象”。另外如气源不净,水质也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避免泵因疲劳使用带来的多种不便以及可以避免混气、喷气及污染现象的一种淡水稳压罐及其自动给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洋平台用淡水稳压罐,它包括罐体,在所述的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人孔、进水口,在所述罐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气口、放气口、压力表、压力表变送器口、安全阀口,在所述的进、放气口、压力表、压力表变送器口、安全阀口的端部法兰处分别装有球阀和针阀,球阀,球阀、压力表和压力变送器,球阀、安全阀,在所述的罐体内装有胶囊,所述的胶囊一端与所述的人孔处的法兰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的进水口处的法兰相连。
一种自动给水系统,它包括:
(a)淡水罐;
(b)一个稳压罐,该稳压罐包括罐体,在所述的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人孔、进水口,在所述罐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气口、放气口、压力表、压力表变送器口、安全阀口,在所述的进、放气口、压力表、压力表变送器口、安全阀口的端部法兰处分别装有球阀和针阀,球阀,球阀、压力表和压力变送器,球阀、安全阀,在所述的罐体内装有胶囊,所述的胶囊一端与所述的人孔处的法兰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的进水口处的法兰相连;
(c)一个泵,所述的泵的进口端通过第一管线与所述的淡水罐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的泵的出口端通过第二管线与所述的稳压罐的进水口相连通,在所述的第二管线上依次设置有单向阀、安全阀、球阀,所述的第二管线的出口端与用户端相连;
(d)一个电控箱,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的稳压罐上的压力变送器的压力信号,并传递信号给所述的泵的电源用于控制泵的启动与停止。
本装置与现有的海洋平台上供水技术相比,此技术的应用延长了泵源的使用寿命,并由于间歇式工作也降低了能源的损耗及事故维修频率。此外气、水的隔离,避免了混气、喷气及污染现象,与陆上已有技术相比,克服了不适应海洋平台环境要求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海洋平台用淡水稳压罐及其自动给水系统的淡水稳压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装置中的喷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喷头的B向视图;
图4是图1所示装置中的胶囊的原始状态图;
图5是图4所示的胶囊的充气形态;
图6是图4所示的胶囊的进水形态;
图7是图4所示的胶囊的出水形态;
图8是自动给水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禾厘油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禾厘油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66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