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下供氧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6829.1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80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河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河龙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C02F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1800天津市宝坻***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水下 供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供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在鱼塘中使用的新型水下供氧管。
背景技术:
目前,鱼塘中使用的增氧机都是固定在鱼塘中的水底,给水中增加的氧气在水中扩散速度受到水阻力的影响,扩散速度很慢,增氧的速度慢、不均匀,而且影响的范围有限,大一点的渔塘需要装数台增氧机,因此,浪费大量的能源。另外,由于这种增氧机安装在水底,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将水底的淤泥搅动起来,并释放淤泥中的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从而污染鱼塘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水下供氧管,该供氧管增氧效率高、作业面积大,节省了大量的能源,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水下供氧管,其特征在于:由气管和若干个纳米管组成,气管从若干个钠米管中穿过,其中气管的进气口与鱼塘的进气主管连接,尾端封堵;气管插入纳米管内的部分开有出气孔,伸出纳米管的部分安装浮坠。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的技术措施:
上述气管与每个纳米管的连接处分别设置紧固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设计通过钠米管将空气打碎,使其均匀地散出,因此,提高了增氧效率,增大了作业面积,节省了大量的能源。
2、本设计不是依靠机械转动增氧,因此,使用寿命长,不会对水体和鱼产生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水下供氧管,由气管1和若干个纳米管2组成,气管和从若干个钠米管中穿过,其中气管的进气口3连接鱼塘的进气主管,尾端4封堵;气管插入纳米管内的部分开有出气孔5,伸出纳米管的部分安装浮坠6。上述气管与每个纳米管的连接处分别设置紧固环7。
使用时,可将供氧管放置在鱼塘内的任何位置,并将气管1的一端与鱼塘的进气主管连接,进气主管与气泵连接,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河龙,未经李河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6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