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挠性多色发光组件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6843.1 | 申请日: | 2007-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1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雅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雅芳 |
主分类号: | F21S4/00 | 分类号: | F21S4/00;F21V23/00;F21V15/02;H05K1/03;H01L33/00;F21W12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挠性 多色 发光 组件 构造 | ||
1.一种可挠性多色发光组件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三条以上的挠性导电载体;
多个多色发光二极管,该多色发光二极管中,是封装有多个发光晶粒,各发光晶粒的共极接脚,是连接一挠性导电载体,各发光晶粒的另一极接脚,是分别连接至其它挠性导电载体上,并以塑体予以一并包裹,使各多色发光二极管、多个挠性导电载体紧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多色发光组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多色发光二极管的各发光晶粒的共极接脚,是连接于一具阴极的挠性导电载体上,而多色发光二极管的各发光晶粒的阳极接脚,是分别连接于一具阳极的挠性导电载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多色发光组件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挠性导电载体上,是设有多个具平面状的载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多色发光组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多色发光二极管,含有两组分别由多个发光晶粒组成的发光晶粒组,其中一发光晶粒组,是连接于排列在第二、一顺位的两挠性导电载体间,而另一发光晶粒组,连接于排列在第二、三顺位的两挠性导电载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多色发光组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多色发光二极管,含有两组发光晶粒组,各发光晶粒组,分别由多个发光晶粒组成,令其中一发光晶粒组,连接于排列在第一、二顺位的两挠性导电载体间,而另一发光晶粒组,连接于排列在第二、三顺位的两挠性导电载体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多色发光组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多色发光二极管,含有两组发光晶粒组,各发光晶粒组,是分别由多个发光晶粒组成,令其中一发光晶粒组,连接于排列在第一、三顺位的两挠性导电载体间,而另一发光晶粒组,连接于排列在第三、二顺位的两挠性导电载体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多色发光组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多色发光二极管,含有三组发光晶粒组,各发光晶粒组,分别由多个发光晶粒组成,令其中首位发光晶粒组,连接于排列在第三、二顺位的两挠性导电载体间,而次位的发光晶粒组,连接于排列在第二、三顺位的两挠性导电载体间,末位的发光晶粒组,连接于排列在第三、一顺位的两挠性导电载体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雅芳,未经李雅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68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标识二维码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振动台的风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