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侧开口插槽式镜筒结构的手机摄像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7173.5 | 申请日: | 200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38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魏巍;李岩;梁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高新电机(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3B11/04;G03B29/00;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英兰 |
地址: | 300385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开口 插槽 式镜筒 结构 手机 摄像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摄像头,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侧开口插槽式镜筒结构的手机摄像头。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摄像头大多采用定焦的光学透镜组,生产时需要依靠镜筒与套筒的螺纹配合将透镜组调整至距离感光芯片的最佳位置,这种方法费时费力,精度较低,且不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普通手机摄像头结构中,通常采用热固性胶将印刷线路板与透镜组套筒粘合连接为一体,由于采用的胶质以及点胶量的差异,往往无法实现无对焦结构,难以精确控制焦距;且生产工序复杂,成本较高。因此,对现有手机摄像头结构进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使其性能更加可靠,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是该领域科研技术人员不断研究开发的新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侧开口插槽式镜筒结构的手机摄像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侧开口插槽式镜筒结构的手机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带有通光孔的镜筒盖及透镜组;所述镜筒底部呈封闭状,镜筒盖扣合于镜筒上端,且两者螺纹配合;所述透镜组设于镜筒内上部,透镜组下面设有红外线滤光片,镜筒内下方对应透镜组设有置放感光芯片和印刷线路板的插槽,镜筒一侧设有开口,将其上设有感光芯片的印刷线路板推入插槽定位后,开口处填充封口胶封闭。
所述镜筒环绕内壁设有置放透镜组与红外线滤光片的托台。
所述插槽的高度与感光芯片和印刷线路板两者叠加的厚度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侧开口插槽式镜筒结构,印刷线路板放入时不需用胶与镜筒进行固定,避免了由于胶量不匀造成的印刷线路板翘起,有效保证透镜组至感光芯片距离的精确定位,实现无对焦工艺的生产过程;设计采用单一镜筒结构,操作可以直接将透镜组装入镜筒,免去了生产过程中将装有透镜组的镜筒与套筒螺纹连接这一步骤,简化结构设计,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性能可靠,适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状态示意图。
图中:1镜筒,2印刷线路板,3透镜组,4红外线滤光片,5感光芯片,6插槽,7通光孔,8开口,9镜筒盖,10托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详述如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具有侧开口插槽式镜筒结构的手机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1、带有7通光孔的镜筒盖9及透镜组3;所述镜筒1底部呈封闭状,采用塑料材质的镜筒盖9扣合于镜筒1上端,且两者螺纹配合固定连接;所述透镜组3设于镜筒1内上部,透镜组3下面设有红外线滤光片4,镜筒1内下方对应透镜组3设有置放感光芯片5和印刷线路板2的插槽6,镜筒1一侧设有开口8,将其上设有感光芯片5的印刷线路板2推入插槽6定位后,开口8处填充封口胶封闭。
所述镜筒1内壁环绕设有置放透镜组3与红外线滤光片4的托台10。
所述插槽6的高度与感光芯片5和印刷线路板2两者叠加的厚度相对应。
实施中,该结构设计了以感光芯片5和印刷线路板2厚度为基准的插槽6,以使装载感光芯片5的印刷线路板2能够保持水平状态,准确插入镜筒1的插槽6中;同时,镜筒1内部结构设计与印刷线路板2尺寸相匹配,保证感光芯片5的感光中心与镜筒1内透镜组3的光学中心相吻合。组装时只须将印刷线路板2整体沿镜筒1下部外侧开口8推入插槽6内定位,采用热成型液态胶对镜筒1开口8与印刷线路板2间的空隙进行填充固化即可,起到固定印刷线路板2和防止外界灰尘进入的作用。还可采用紫外线固化胶对镜筒盖9与镜筒1配合侧部的空隙进行填充,起到固定镜筒1和防止灰尘进入的作用。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具有侧开口插槽式镜筒结构的手机摄像头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高新电机(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三星高新电机(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71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