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椅兼躺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7462.5 | 申请日: | 2007-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55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惠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惠美 |
主分类号: | A47C17/04 | 分类号: | A47C17/04;A47C17/1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躺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尤其涉及一种可供端坐或躺卧的多用途的座椅兼躺椅结构。
背景技术
椅是家家户户都须购买使用的家俱,其用以彰显身份地位的角色渐淡,可是所涉及的用途却日益广泛,如摇椅、躺椅、扶手椅、靠背椅等,种类繁多,各有其用,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M301593号『办公椅改良』专利,其为一座椅,该座椅坐垫下方具有一蝴蝶盘,该蝴蝶盘底部组设一气压棒,该气压棒包覆于第一套筒,第一套筒的外壁设有螺牙,另在该座椅脚座中间的结合孔内固设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内壁设有螺牙,可与第一套筒的螺牙对应螺合,故,该座椅可视需求调整不同安坐高度,此种座椅常置于办公室、图书馆、会议室、餐厅、家庭等大小场合使用;又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M310646号『休闲椅』专利,其设有一椅架,该椅架设有相连的上、下床垫,并配合组设一升降单位以调整上床垫的倾斜程度,使得该座椅可供人半躺或平躺于椅上,这类座椅因舒适感较一般座椅为佳,常被用于休闲、小憩、或权当卧铺用,由上述二例可知,现代座椅的确种类繁多,用途多样多变;
虽然现有的座椅在用途方面各有不同,但毕竟都仅限于单纯的用途,何况一张座椅也不会是十分平价的物品,有些追求高质感、高舒适、高耐用、超美观等顶级规格的座椅,其价格更是不菲,所以仅具有简单用途的座椅,已逐渐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多元需要,试想,如果一名上班族因为工作需连夜加班,在挑灯夜战后渐渐体力不支,想稍微打盹回复精力,他只能随地而躺,或者是另行自备一张躺椅才得以躺卧休息,又如果一个居家者看书累了,想稍事休息,他只能伏案假寐,或者是返回寝室休息,可见,现有座椅仅具单一用途的问题,让人只能在不舒适与不方便之间权其轻者而为,若现今能有一种座椅的设计,将分别设于一般座椅与躺椅的安坐与躺卧等用途合为一体,使座椅兼具人体正常安坐及躺卧休息的用途,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座椅兼躺椅结构,其兼具安坐与躺卧的用途,一椅多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座椅兼躺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本体包括一椅垫结构,该椅垫结构设有一第一垫体、一第二垫体及一第三垫体,该第二垫体连接第一、第三垫体,并以连接之处为轴将第一、第二、第三垫体折叠收阖或伸展摊开;该椅垫结构任选该第一、第二、第三垫体底面适当位置,设置至少一椅座结构,该椅座结构作为支持椅垫结构并承受重量;此外,该椅垫结构于第一垫体底面至少设有一定位件,当椅垫结构折叠收阖时,该定位件用以止挡定位第二或第三垫体所设的椅座结构,使本体能够收成座椅的态样,借由上述结构,使本体兼具安坐与躺卧的用途。
前述的座椅兼躺椅结构,其中设置于第二垫体的椅座结构为一助撑架。
前述的座椅兼躺椅结构,其中设置于第三垫体的椅座结构为一支撑架。
前述的座椅兼躺椅结构,其中座椅结构设有一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包括一压杆、一与压杆组设作用的升降体、及一承接升降体的滑轮座,借该调整装置可活动调整本体的安坐高度。
前述的座椅兼躺椅结构,其中定位件设有一卡拴及一压钮。
前述的座椅兼躺椅结构,其中第一垫体底面设有一止挡件。
借由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兼具安坐与躺卧的用途,一椅多用,完全改善现有座椅用途单纯,不具多功能性的缺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座椅兼躺椅结构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收阖为座椅态样的局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止挡件扣住支撑架的局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定位件扣住支撑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定位件解扣支撑架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定位件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伸展摊开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完全伸展摊平为躺椅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作为躺卧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本体1 椅垫结构10 第一垫体11
定位件111 卡拴1111 压钮1112
止挡件112 第二垫体12 卡洞121
第三垫体13 转轴14 椅座结构20
调整装置21 压杆211 升降体2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惠美,未经陈惠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74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