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人体跌倒检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7622.6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76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郑捷文;吴太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G08B2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16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人体 跌倒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体生理监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实时报警、无线通信和定位功能、随机检测人体跌倒事故的便携式人体跌倒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跌倒对于老年人群而言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临床问题,老年人群跌倒的发生率远高于年轻族群,除了肢体上的伤害,跌倒之后在生理、心理及社交生活上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后遗症。面对高龄化社会的来临,发展跌倒智能探测和报警系统,具有极正面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目前专利公开的技术:Int.CLCN2047081U,Int.CL CN2249072Y,Int.CL CN2587026Y,Int.CL CN2537076Y,Int.CL CN2168586Y,Int.CL CN2781476,Int.CL CN1082743A,基本是使用水银开关(倾斜计)制作的跌倒检测设备。它只是简单的通过检测人体是处于直立或平躺状态来判断跌倒是否发生。该种跌倒探测装置误报警机率很高,而且佩戴者躺在床上时不能够携带该装置。市场上还有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制作的跌倒检测设备可以有效克服水银开关的弊端,许多公司都生产了该类产品,如英国Tunstall公司的Fall Management Slolution(使用869.2125MHz无线通信,最远报警距离为50米),AlertOne公司的iLife Fall DetectionSensor(使用433.92MHz或900MHz无线通信),虽然这些产品对于人体跌倒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敏感性,并能够产生报警信息发送到监测中心,但是现有的这些产品大多采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如433MHz,869MHz,Zigbee,Bluetooth等等),这些产品的消费对象一般是常在自家室内活动的老年人,室内设有报警服务中心负责监测佩带在老人身上的跌倒探测器发来的报警信号,然后拨通预先设定好的当地急救电话或亲友电话,当老人需要外出时,跌倒探测器将会丧失自动报警功能。也有人将短信息和传统的GPS定位技术集成到跌倒检测设备中(如中国专利Int.C1 CN1622562A,Int.C1CN200941648Y,Int.C1CN2659057Y),虽然该类设备能够在多数环境下能够对佩戴者进行定位报警,但在某些非暴露于天空的环境(如建筑物内、车内、地下室、地铁站等)下,传统的GPS定位技术便失去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设备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人体跌倒检测系统,应用多轴向加速度传感器和特殊算法实现对人体跌倒事件的精确判定,应用先进的移动定位技术实现全区域的实时定位报警,从而给被监护人提供一种检测准确和报警可靠新型跌倒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人体跌倒检测系统,其特征是:主要由便携式跌倒检测设备和远程紧急事件处理中心组成,所述便携式跌倒检测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多轴向加速度传感器、处理器和远程无线通信与定位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报警单元、急救按键连接,所述远程紧急事件处理中心包括远程急救处理终端和与其连接的手持电子设备终端及其他报警终端并分别与远程无线通信与定位单元连接。
所述多轴向加速度传感器为单个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或由多个单轴向或多轴向加速度传感器组合而成。
所述报警单元为具有语音、振动、蜂鸣和发光二极管发光功能的报警器。
所述处理器设有与PC机通信连接的USB接口。
所述远程无线通信与定位单元采用具有gpsOne定位和CDMA无线通信功能的模块。
所述远程急救处理终端设有佩戴者位置定位电子地图。
所述急救按键为具有主动报警或取消报警功能的多功能按键。
所述便携式跌倒检测设备采用腰部佩戴式或腕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够实时监测佩戴者(特别是老年人)是否发生跌倒事件,并在危险情况下应用先进的移动定位技术获取佩戴者的位置信息,向监护人、亲友或急救中心发送求救信号,从而使佩戴者得到及时的救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便携式跌倒检测设备采用腰部佩戴式示意图;
图3是便携式跌倒检测设备采用腕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7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等长CA码的软件GPS接收机跟踪方法
- 下一篇: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