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宇宙线τ中微子探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8362.4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4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姚军;肖军;张岩;李精诚;赵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修船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T1/208 | 分类号: | G01T1/208;G01T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莉丽 |
地址: | 300456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宇宙线 中微子 探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探测器,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利用球面反射镜和光电学处理模块对宇宙线τ中微子进行探测的探测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宇宙线τ中微子探测器所用的球面反射镜是采用四块方形球面反射镜片连接而成。由于连接而成的反射镜是一个球面,方形的反射镜片之间的接缝较大,空间利用率低,由于接缝所占面积大,减小了探测面积,容易漏掉探测信号,降低了探测的准确性。而且,现有的探测器在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实地探测操作,探测困难,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反射镜片之间的接缝小,测量精度高,能实现自动控制的宇宙线τ中微子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宇宙线τ中微子探测器,包括探测器底盘部分,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探测器箱体,在箱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箱体内通过球面反射镜支架固定有球面反射镜,所述球面反射镜由多片六边形反射镜片组成;在箱体前端门的内侧通过支架设置有光电倍增管阵列和电子学部分,所述光电倍增管阵列和电子学部分包括多个光电倍增管、滤波器、光电转换器和逻辑可编程门阵列,球面反射镜反射的紫外线照射到多个光电倍增管上,每个光电倍增管的阳极分别与高压源连接,每个光电倍增管的数据输出端与滤波器、光电转换器依次连接,多个光电转换器的数据输出端分别与逻辑可编程门阵列连接,所述逻辑可编程门阵列的每个积分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缓存器连接,所述缓存器通过光纤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在球面反射镜和光电倍增管阵列之前设置有紫外线过滤片。球面反射镜与球面反射镜支架之间弹性连接。球面反射镜采用20面六边形反射镜片组成,球面反射镜曲率半径为4740mm,镜面中心到光电倍增管阵列的距离为曲率半径的一半。
所述箱体的门为集装箱式结构门,门边密封处镶嵌有复合大Y型密封条。
所述箱体的前门通过液压传动系统与油泵连接,所述油泵与油箱连接;所述箱体内固定有信号接收器和探测器自动控制电路,中央处理器通过信号接收器与探测器自动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探测器自动控制电路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主电路中油泵电机M分别与热继电器KH1的主触点、接触器KM1和KM2的主触点连接,接触器的主触点KM1和KM2并联;所述控制电路为:中间继电器C4的线圈与关门指示灯SL2通过右门关闭限位开关L1并联,中间继电器C3的线圈与左门开启完毕限位开关L2串联,油泵电机停止按钮STOP、启动按钮START和油泵电机接触器KM1的线圈串联,油泵启动按钮START与接触器KM1主触点并联,实现自锁;中间继电器C1和C2触点并联、C1触点和C4触点并联、C2触点和C3触点并联后与油泵电机接触器KM2线圈串联,油泵电机接触器KM2主触点与延时继电器T1线圈串联,延时继电器T1触点与继电器C1触点、右门开电磁阀S1形成串联,左门开电磁阀S2和右门开启完毕限位开关L3串联后与右门开电磁阀S1并联,延时继电器T1触点与继电器C2触点、左门关电磁阀S4串联,左门关闭限位开关L4与右门关电磁阀S3串联后与左门关电磁阀S4并联。
在箱体内固定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与高压电源通过转换开关互为关联。
所述液压系统的油箱、油缸和管线上分别设置有电伴热带,所述电伴热带通过温控开关和手动阀与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探测器采用六边形反射镜片组成球面反射镜,各个反射镜片之间的接缝小,探测面积大,空间利用率高,测量精度高。
2.采用液压系统和自动控制电路进行远程自动控制,使用更方便。
3.使用了电伴热系统,更适合于高原地区的恶劣环境,提高了系统抵御严寒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宇宙线τ中微子探测器箱体部分的示意图;
图2为光电倍增管阵列和电子学部分的示意图;
图3为电学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宇宙线τ中微子探测器,包括探测器底盘部分,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探测器箱体1,在箱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门5。探测器箱体部分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探测器箱体1内通过球面反射镜支架固定有球面反射镜2,球面反射镜由多片六边形反射镜片组成。本实施例中,球面反射镜采用20面六边形反射镜片组成,球面反射镜曲率半径为4740mm,镜面中心到光电倍增管阵列的距离为曲率半径的一半。模拟结果表明,这个距离在2305mm时的入射光形成的光斑的一致性是最佳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修船技术研究所,未经天津修船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83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