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动流量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8432.6 | 申请日: | 200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04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石巍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鑫景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34 | 分类号: | F16K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华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属于新型灌溉设备中的配件,特别涉及一种在管道中过水压力变化时使流量均匀的水动流量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农田灌溉系统的管网所使用的农田灌溉用流量控制阀,是由塑料制成的阀体、阀盖和置于阀体腔内膜板构成的。普遍存在通水孔细小、通水流量有限,有些产品仅仅加大通水孔来解决流量小的问题,造成压力一旦变化流量无法均匀。其次由于过水路与控制均匀度的膜板垂直,在工作时极易因水压波动或倒吸使其流量效果不能保证,且容易堵塞。由于构成产品的配件以及工序过多造成制作成本过大,无法大面积普及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流水通量大,可适应压力变化范围较大时继续保持灌溉流量均匀且成本较低的水动流量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由连接进水和出水的阀体及镶在阀体内的管型锥头的控制芯组成,材料均为塑料,阀体的出水腔出水口有整体制造的管接头,阀体进水腔通过锥形管腔与出水腔连通。控制芯管型一端为与阀体进水腔的锥形管腔相适应的锥形,并在端顶有倒钩用来和阀体固定,控制芯的另一端是锥形的两半塑料叶片,阀体进水腔通过控制芯与出水腔相连,通过控制芯锥形的两半塑料叶片在不同水压下的闭合变化来控制入水口的大小,通过自动改变出水口通经来控制流量,流道可做到足够大,其稳流效果极佳,且流量范围扩大。
该产品既可使供水均匀,又可保证主管上每条滴灌带、滴灌管流量一定,同时保护滴灌带不会因压力大而爆破,可增加铺设长度、扩大灌溉面积。用于农村供水系统,以解决各户之间由于距离远近,地理位置高低所造压差而形成的供水不足的局面。
由于本实用新型仅由两个部件构成,加工工序大副减少,成本较现有产品低很多,便于在农业节水灌溉中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水动流量控制器结构图。
图2为水动流量控制器中控制芯的俯视图。
图3为水动流量控制器中控制芯的侧视图。
图中:(1)阀体、(2)进水腔、(3)进水口、(4)控制芯、(5)控制芯上的进水口、(6/7)出水口、(8/9)控制芯锥形的两半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实施例,以下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水动流量控制器的技术特征及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水动流量控制器由塑料制成的阀体(1)和控制芯(4)构成,阀体(1)顶部有进水口(3),控制芯(4)通过自带的倒钩与阀体(1)过盈配合,将阀体进水和出水隔开。
水动流量控制器工作时水管路中通过进水口(3)进入进水腔(2)通过控制芯锥形的两半叶片(8/9)流到控制芯上的进水口(5),经过控制芯(4)后从出水口(6/7)流出。当进水口(3)处压力变大时进入进水腔(2)的水的流速变快,控制芯锥形的两半叶片(8/9)外部的压力大于内部的压力从而变形向里收缩使控制芯上的进水口(5)变小,因而过水的横断面变小,但流速变大,由于流量Q=横截面积D*流速v,所以在压力变大导致流速变快时减小了过水的横截面积从而保证了流量的稳定;反之压力变小导致流速变慢时横截面积变大使流量恒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鑫景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鑫景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8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收款机的客户显示器固定机构
- 下一篇:健康烟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