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利型吸液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9116.0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33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尚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振亮 |
主分类号: | F02M35/16 | 分类号: | F02M35/16;F02M35/10;F02B61/00;F04F3/00;B60P3/00;B60P3/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蕴华 |
地址: | 301700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利 型吸液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抽吸装运液状物的吸液车,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便利型吸液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吸液车主要用于油、水、粪便等液状物的抽取及运输,尤其广泛应用于农村中沼气池、化粪池、渗水井的污水清理及园林绿化小型灌溉。现有的吸液车主要包括车体,驱动车体的燃油机,设有抽气口、吸液口及排放口的储液罐,抽吸气体的真空泵及压力表,由于燃油机、真空泵均属较笨重的动力装置,两种装置同时使用不仅耗费设备资源、加大车体载重,而且加大吸液车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利型吸液车,在现有吸液车基础上由燃油机兼用作抽气装置取代真空泵,从而使该吸液车结构简化,易于制造,减轻重量,成本降低,且操作方便,并为生产者及消费者带来便利与经济利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利型吸液车,主要包括车体、驱动车体用带进气滤清器的燃油机、设有抽气口的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油机的进气口通过控制阀及连接管道转换连通于储液罐抽气口与进气滤清器之间。
在所述的燃油机进气口与进气滤清器之间的进气管道和燃油机进气口与储液罐抽气口之间的抽气管道上分别设置控制阀。
在所述的燃油机进气口与储液罐抽气口之间的抽气管道上设有抽气滤清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现有吸液车基础上将真空泵及其配套使用的压力表取消,而由燃油机兼用作停车吸液时的抽气装置,操作时,只需通过对分设在进气管道和抽气管道上的控制阀的转换开关控制,即可实现燃油机的驱动车辆及抽气双重功能;从而使现有吸液车结构简化,易于制造,减轻重量,成本降低,且操作方便,为生产者及消费者带来便利与明显的经济利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1-图2示出一种便利型吸液车,主要包括车体12;驱动车体用带进气滤清器1-2的燃油机13,设有抽气口4的储液罐6;燃油机13采用柴油发动机或汽油发动机;储液罐6为椭圆形罐,顶部设置大盖5,供清理内部时人员进出用,同时在罐顶部还设有带控制阀3-3的真空呼吸口7,储液罐6后部配有液位显示管9,用于观察罐内液面高度,储液罐6后部上方设有吸料口8,下方设有带闸阀10的排放口11,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上述的燃油机13的进气口14通过控制阀及连接管道转换连通于储液罐抽气口4与进气滤清器1-2之间;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的燃油机13的进气口14与进气滤清器1-2之间的进气管道2-2和燃油机13的进气口14与储液罐抽气口4之间的抽气管道2-1上分别设置控制阀3-2、3-1;为防止从储液罐6抽出的气体带有污物杂质影响燃油机13的正常工作,在燃油机13的进气口14与储液罐6的抽气口4之间的抽气管道2-1上设有抽气滤清器1-1,本例中,控制抽气的控制阀3-1设置在储液罐抽气口4与抽气滤清器1-1之间,上述的控制阀3-1、3-2、3-3采用市售的球阀即可。
以抽吸污水为例,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吸液车行驶时,关闭设于连接储液罐抽气口4的抽气管道2-1上的控制阀3-1,打开设于燃油机13与进气滤清器1-2之间的进气管道2-2上的控制阀3-2,此时,燃油机13作为车辆驱动装置使吸液车运行;当停止行车进行吸液时,用控制阀3-3关闭真空呼吸口7,用闸阀10关闭排放口11,打开抽气管道2-1上的控制阀3-1,关闭进气管道2-2上的控制阀3-2,将吸料口8通过管道连入污水中,此时燃油机13的进气口14与储液罐抽气口4之间的抽气管道2-1开通,启动燃油机13,储液罐6内的气体通过控制阀3-1、抽气滤清器1-1,抽入燃油机13,随着抽气的连续进行,储液罐6中空气减少形成负压,污水则从吸料口8吸入罐中,通过液位显示管9观察罐内液面的高度,当液面高度达到储液罐6高度的4/5时,打开真空呼吸口7,吸液结束。然后,关闭控制阀3-1,打开控制阀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振亮,未经尚振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9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铅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 下一篇:光闸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