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体保护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9382.3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14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超 |
主分类号: | B60B33/00 | 分类号: | B60B3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畹华 |
地址: | 523926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体,尤其涉及一种可避免夹伤使用者,以及具防止异物进入的轮体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滑板车运动由于兼具休闲与健身的功能,而广受社会大众所喜爱,更因为滑板车体积小、重量轻且机动性高,使其成为一种适合于都市区内使用的短程代步工具;而现有市售的滑板车由于体积小便于携带,因此遂有取代自行车的趋势,然而由于滑板车的体积较小,因此相对其重心亦较难操控,致使意外频传令人望而生畏,而深究其原因可知实是因仍是采用两轮车方式,因此当使用者由原有骑乘自行车的跨坐踩动,而改换成一脚支撑一脚滑动的方式时,其重心自因身体的摇晃而不稳,致使意外频传事故不断;再者,现有的滑板车因骑乘速度不快,因此滑板车早期并无任何刹车构造,使得若于骑乘过程中速度过快时,其会因无法刹车而具有极高的危险,甚至有使用者因速度过快刹车不及,而造成车毁身亡的意外发生;因此有业者提出改良,欲就滑板车本身装设刹车装置。
现有的滑板车刹车装置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第094213402号,『滑板车刹车结构』专利,其是一种滑板车刹车结构,包含:踏板座,上方具踩踏部,并设置轮盖部;又于踏板座下方凸设中空套合柱;弹性组件,是设置于套合柱内;接合座,可与滑板车支撑架组合,又于接合座上方设置套接柱,并于套接柱设置供顶靠弹性组件的顶靠面,且令套接柱套置于套合柱内组接;借此,使接合座与滑板支撑架组合后可令踏板座的轮盖部位于滑板车轮体上方位置;又刹车动作时可踩踏踏板座的踩踏部,并使套合柱可对应套接柱向下直向导移,且同时压缩弹性组件,使轮盖部可压迫轮体进行刹车动作,放开踏板座时踏板座可借由弹性组件的弹性回复力令踏板座上移,并使轮盖部与轮体脱离。
然而,此种现有的滑板车刹车装置虽具有简易的刹车功能,但其本体与轮体组设处是以一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夹片将轮体枢接于其内,且其内部空间的高度是较轮体的外径为大,而使组设轮体后仍具有相当多的剩余空间,故该种滑板车在行进时,其夹片的剩余空间容易因轮体转动而夹进杂物,导致轮体被卡住而无法转动,甚至使用者踩踏滑板车前进时,脚部因不慎碰触至夹片处而被轮体夹伤;另外,此种滑板车的轮体与轮盖部组设处是以两平行的夹片将其组设,其并非呈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而是呈开放状态,故轮体在与轮盖部组设处的另一侧亦同样有过多剩余空间的问题,容易因杂物掉入而卡住轮体或是轮盖部,致使产生无法行进或刹车失灵等缺点,其可说是不太实用,故有必要加以研发可改良上述缺点的滑板车刹车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轮体保护结构,借此填补枢设部与轮体的外露间隙,以防止异物夹入或夹伤使用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轮体保护结构,其本体包括一车体以及多个轮体组装部,其特征在于:该轮体组装部是组设于车体上,供轮体组设,且至少一轮体组装部上设有一防夹部,该防夹部供减少轮体组装部与轮体组设处的外露间隙,借此达到本体防卡与防夹的功效。
前述的轮体保护结构,其中轮体组设部包括一枢设部,而该防夹部为一块体,该块体组设于该枢设部内轮体以外的空间,借此以减少枢设部与轮体间的外露间隙。
前述的轮体保护结构,其中轮体组设部包括一枢设部,该防夹部为一挡片,该挡片设于该枢设部的一侧,借此以减少枢设部与轮体间的外露间隙。
前述的轮体保护结构,其中轮体组设部设有一块体以外轮体组设部的枢设部,而该防夹部为一挡片,该挡片设于该枢设部的一侧,借此减少枢设部与轮体间的外露间隙。
前述的轮体保护结构,其中防夹部一端具一闪避槽,该闪避槽是呈倒U形以配合轮体外径的型态,借此避免干扰轮体的转动。
前述的轮体保护结构,其中轮体与防夹部的间隙定义为一防夹距离,该防夹距离小于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借此填补枢设部与轮体的外露间隙,以防止异物夹入或夹伤使用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轮体保护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轮体保护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轮体保护结构的第一轮体组装部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轮体保护结构的第一轮体组装部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轮体保护结构的第二轮体组装部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轮体保护结构的第二轮体组装部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超,未经谢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93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防止身体前倾的约束椅
- 下一篇:一种带有散热装置的电磁节能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