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恒温和变频装置的低温冷榨榨油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0161.3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10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广海;舒朝霞;姚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华核新技术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D9/02 | 分类号: | A23D9/02;B30B9/02;B30B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恩河 |
地址: | 30018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恒 温和 变频 装置 低温 榨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榨油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恒温和变频装置的低温冷榨榨油机。
背景技术
由于低温冷榨榨油机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等保健因子的生物活性,所以低温冷榨榨油机在特种油脂加工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中国油脂》(2004年第29卷第6期)公布的一种小型冷榨机,该机的榨轴、榨笼采用分段式,螺距可变,没有采用无极变速电机,速度不可调。饼粕残油超过10%。
一般的冷榨机在连续压榨过程中榨膛温度会不断升高,致使出油温度高于75℃,导致油脂中蛋白质变性,活性物质被破坏,产生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质。
不同机型有不同的调饼装置。一般榨油设备出饼调节装置通常结构非常复杂,有的装置还不能在运转时随时调节饼厚,且容易产生漏渣结死现象;有的装置虽可运转时调节饼厚,但榨轴受轴向力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具有恒温和变频装置的低温冷榨榨油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恒温和变频装置的低温冷榨榨油机,包括在支架上面安装有变速齿轮箱和低速电机,在支架的下部左侧设置有台式过滤沉降装置,进料斗安装在榨笼的进料口上,在支架的下部右侧设置有温控与调频装置,在榨笼外侧设置有冷却水套和加热装置。
在榨笼的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可以采用电阻丝加热。
在温控与调频装置中采用的温控装置为温控器。
在温控与调频装置中采用的调频装置为变频器。
本实用新型出油状况良好,运行稳定,饼粕残油率小于10%,饼粕为片状固体,油的出口温度低于7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有加热装置的榨膛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有冷却装置的榨膛剖视图。
其中:
1支架 2齿轮箱 3进料斗
4过滤沉降装置 5低速电机 6温控与调频装置
7大带轮 8窄V带 9小带轮
12榨笼 13出油孔 14榨轴
15冷却水套 16冷却水出口 17圆螺母
18榨头 19抵饼杆 20抵饼套
21锁紧螺母 22螺钉 23冷却水入口
25加热装置 26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恒温和变频装置的低温冷榨榨油机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具有恒温和变频装置的低温冷榨榨油机,包括在支架1上面安装有变速齿轮箱2和低速电机5,在支架1的下部左侧设置有台式过滤沉降装置4,在支架1的下部右侧设置有温控与调频装置6,进料斗3安装在榨笼12的进料口上。
大带轮7通过窄V带8与电机的轴头小带轮9连接。
变速齿轮箱2内安装有减速齿轮(未图示),减速齿轮与两个榨轴14分别连接,每个榨轴14外面设有榨笼12,在榨笼12上形成出油孔13。在榨笼12的外侧设置有冷却水套15或者加热装置25,在冷却水套15的上部设有冷却水出口16,在冷却水套15的下部设有冷却水入口23,冷却水套15通过螺钉22固定在榨笼12上。
在榨笼12的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6,当榨膛的温度达到预热温度时,传感器26将电信号传给温控器,自动断电、停止加热。
在榨笼12的榨膛的出口设置有出饼调节装置,与榨笼12螺纹连接,用圆螺母17锁紧,出饼调节装置包括榨头18、抵饼杆19、抵饼套20和锁紧螺母21。
台式过滤沉降装置4可以两级或者三级过滤,两级沉降。
榨轴14采用整体式、表面为梯形螺旋槽、等螺距连续式,材质为铬锰铝合金,表面渗氮处理,整体式榨轴能提高榨轴自身强度和整机压榨效率。
榨笼12也是采用整体式结构,可防止榨笼变形及稳定榨膛压力。低速电机5在榨油过程中,可调整不同的转速,以达到最佳的效果。随着转速的提高,出油率下降,生产能力增加。反之,出油率升高,生产能力下降。
本实用新型采用变频器改变电源的频率,也即改变了电机的转数,变频器可采用VFD037M43A型,也可采用性能类似的其它型号的变频器。
加热装置25可以采用电阻丝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华核新技术开发公司,未经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华核新技术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01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除机具缠绕物装置
- 下一篇:齿式联轴器防脱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