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式裙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0707.5 | 申请日: | 200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06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秘肖辉;付中斌;康延涛;可红造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72 | 分类号: | C10J3/7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淑敏;刘伟 |
地址: | 050031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式裙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发生炉的中的裙板构件,属煤气发生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裙板是煤气发生炉{如BG3.0-93(2)型}中的重要组件,它在煤气发生炉运行当中与灰盘配合工作,控制炉内料层和出渣方向,工作中受高温熏烤变形、脱落后,会导致炉内、料层层次混乱、使漏料状况失控,甚至会因此导致大量空气直接进入炉膛内,引发炉膛爆炸的恶性事故。裙板在煤气发生炉中位于炉体水套的底部,是炉体水套内壁下方的向下延伸部分,出现变形、脱落修复时需将变形脱落部分用气焊切割下来,然后再将厚钢板(通常为20mm厚)卷成与炉体水套内壁直径匹配的弧形段再分段焊补上。每次修复时都要将切割位置上移,多次修切割焊补后会损坏炉体水套,导致煤气发生炉提前报废。此外,一点一点的切割焊补,也存有工作量及劳动强度大,停机时间长的弊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块式裙板,以解决现有整体结构裙板修复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模块式裙板,其独特之处在于,所述裙板为多个对接的弧形模块,每一弧形模块由内、外弧板2、3及间隔圈板4组成,内弧板2的顶面与水套1内壁下端对接,外弧板3与水套1外壁下端面贴合,各弧形模块通过螺拴5固定在炉体外壁上。
上述模块式裙板,所述间隔圈板4位于内、外弧板2、3的顶部之间,弧形模块的横截面为“门”形,所述螺拴5位于间隔圈板4下方。
上述模块式裙板,所述弧形模块的数量为3~12块。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裙板与炉体水套不可分割的整体结构改为首尾对接的独立弧形模块结构,可通过螺拴定位对接在水套底部,当裙板圈中的某部位出现变形或局部脱落时,只要拆下该部位的弧形模块再安装上新的弧形模块构件便可,免除了炉内麻烦费事的气焊切割、修补焊接作业,也无多次切割焊接后的水套损坏问题,使裙板的修复变得极为方便省力,适宜作为煤气发生炉、尤其是长时间高负荷运行炉的中的裙板构件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现有裙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零部件标号分别为:1-水套、2-内弧板、3-外弧板3、4-间隔圈板、5-螺拴、6-灰盘、7-现有裙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中的水套仍为夹层壁结构的圆形筒套,裙板仍位于水套下方,独特之处为,裙板不再为内壁面下方的延伸部分,而是由独立的多个首尾对接的弧形模块组成,每一弧形模块中内弧板2的弧径与水套内壁直径匹配,其弧形顶面与水套1内壁下端对接,外弧板3的外弧径则与水套1外壁内径匹配,内、外弧板与间隔圈板4焊接形成弧形模块构件,各弧形模块一一通过螺拴5固定在炉体外壁上形成首尾对接的模块式裙板圈体,弧形模块作为易损件可批量制作,使用中那块出现变形或局部脱落,卸下该块更换安装上新的弧形模块便可。
仍参阅图1、2。间隔圈板4可焊接于内、外弧板2、3的顶部之间,也可焊接于顶、底之间的中间部位上,位于顶部之间时,弧形模块的横截面为图1所示的“门”形框状,此时,螺拴5位于间隔圈板4下方,螺拴5可上下层排布,每一层为两个。
参阅图2。弧形模块的数量为视水套1的大小等而定,可为3~12块。图示实施例中为8块,每块通过4条螺拴固定在水套1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07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