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烟节能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0854.2 | 申请日: | 200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65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胜 |
主分类号: | F24H1/24 | 分类号: | F24H1/24;F24H9/18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704***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烟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的无烟节能炉。
背景技术
消除烟尘、节约能源是改进各种炉具的主要目的。目前国内生产的各种炉具一般采用传统的燃烧方式,比如正烧、反烧等,这些燃烧方式归结起来都属于一次燃烧的方式,使用时,燃料在炉膛内点燃后,预热、分解,然后放出大量的挥发物,由于燃烧不充分,其中有大量的可燃烟气和煤尘会因温度降低并缺乏与之相混合的适当空气而停止燃烧,随即由炉内直冲排出,形成滚滚烟气,不仅浪费了能源,又严重的污染了环境。随着环境保护限制和烟尘排放要求日益严格,为消除一次燃烧产生的大量烟气,同时提高热效率,人们对现有炉具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进,比如增加了烟气处理装置,但效果均不理想,仍普遍存在结构复杂、燃料利用率不高、热效率较低、烟气处理成本高、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而且现有炉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熄火,不能达到连续使用的目的,给人们带来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燃煤炉具结构复杂、燃料利用率不高、严重污染环境以及经常熄火等问题,提供一种无烟节能炉。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无烟节能炉,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炉膛,炉膛沿纵向方向至少被分隔成四个独立的燃烧室,炉膛顶部为炉顶,炉顶上分别开有与每个燃烧室相通的炉顶口,各炉顶口上设有顶口盖;炉体外壁上分别开有与每个燃烧室连通的加煤口,各加煤口上装有密封盖;相邻燃烧室之间设有烟气通道,烟气通道一端且位于燃烧室内的烟气出口处设有烟道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烧室的个数可根据炉膛的大小以及对烟气处理的要求而定,燃烧室数量越多,烟气燃烧的越充分,排入大气中的污染物越少。本实用新型将炉膛分隔成多个燃烧室,各燃烧室之间通过烟气通道串接在一起,按照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的先后顺序,在添加燃料的同时,通过控制各烟道门的开启,交替的变换烟气在燃烧室内的走向,使烟气的走向总是由刚刚添加燃料的燃烧室(添煤燃烧室)到燃料燃烧最旺的燃烧室(旺火燃烧室),在燃烧过程中,各个燃烧室相互轮换地充当着旺火燃烧室、二级燃烧室、三级燃烧室......、添煤燃烧室,最终将产生的烟气完全燃烧掉,大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节约了能源,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
为了防止添煤后,煤层的高度阻挡烟道门的开启,各烟道门位于相应加煤口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位于炉顶上方的炉体外壁上分别设置与各顶口盖相对应的密封门,通过密封门可自由开启相应的顶口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炉膛内壁四周、炉顶下方以及相邻燃烧室之间均设有水套,可充分吸收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炉具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将炉膛分隔成多个燃烧室,按照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的先后顺序,在添加燃料的同时,通过控制各烟道门的开启,交替的变换烟气在燃烧室内的走向,最终将产生的烟气完全燃烧掉,大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节约了能源,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同时只要及时观察,及时加燃料,可连续使用,不会熄火,可广泛应用于农村及城市的各种类型的燃煤锅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1为图2的A-B-C-D-E的阶梯式剖视图)
图2为图1的B-B阶梯式剖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炉体,2-炉膛,3、4、5、6-燃烧室,7-炉顶,8、9、10、11-炉顶口,12、13、14、15-顶口盖,16、17、18、19-加煤口,20、21、22、23-密封盖,24、25、26、27-烟气通道,28、29、30、31-烟道门,32、33、34、35-密封门,36-水套。
具体实施方式
无烟节能炉,包括炉体1,炉体1内设有炉膛2,炉膛2沿纵向方向被分隔成四个独立的燃烧室3、4、5、6,炉膛2顶部为炉顶7,炉顶7上分别开有与每个燃烧室相通的炉顶口8、9、10、11,各炉顶口上分别设有顶口盖12、13、14、15;炉体1外壁上分别开有与每个燃烧室连通的加煤口16、17、18、19,各加煤口上装有密封盖20、21、22、23;相邻燃烧室之间设有烟气通道24、25、26、27,烟气通道一端且位于燃烧室内的烟气出口处设有烟道门28、29、30、31;各烟道门位于相应加煤口的上方;位于炉顶7上方的炉体外壁上分别设置与各顶口盖相对应的密封门32、33、34、35,炉膛2内壁四周、炉顶7下方以及相邻燃烧室之间均设有水套36。
在实际使用中,当燃烧室3为旺火燃烧室时,燃烧室4为二级燃烧室,燃烧室5为三级燃烧室,燃烧室6为添煤燃烧室,此时,为了使燃烧室3内的燃料燃烧更充分,打开密封门32,然后开启顶口盖12,燃烧室3内的烟道门28关闭,其余燃烧室内的烟道门打开,顶口盖关闭,燃烧室6、5、4内产生的烟气依次经烟气通道27、26、25进入各自相邻的燃烧室内燃烧,最后由烟气通道24进入燃烧室3内完全燃烧;当燃烧室3内需要添加燃料时,打开加煤口16添加燃料,同时通过加煤口16打开烟道门28,通过密封门32关闭顶盖口12,此时关闭燃烧室4内的烟道门29,通过密封门33打开顶盖口13,此时燃烧室3为添煤燃烧室,燃烧室4为旺火燃烧室,燃烧室5为二级燃烧室,燃烧室6为三级燃烧室,然后燃烧室3、6、5内产生的烟气依次经烟气通道24、27、26进入各自相邻的燃烧室内燃烧,最后由烟气通道25进入燃烧室4内完全燃烧,上述过程连续重复,各个燃烧室相互轮换地充当着旺火燃烧室、二级燃烧室、三级燃烧室......、添煤燃烧室,燃烧过程所产生的全部热量均被水套36吸收,大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热效率较高,节约了能源,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胜,未经刘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08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贮热与瞬热的电热水器结构
- 下一篇:改进的充气床用气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