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炼焦炉桥管用碟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0959.8 | 申请日: | 200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80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星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星原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030006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炼焦炉 管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焦炉桥管用碟阀,它属于一种与炼焦炉桥管阀联合使用的启闭焦炉煤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炼焦炉使用的桥管阀为翻板式水封阀,该桥管阀安装在集气管侧面或顶面,煤气通过桥管阀进入集气管。出焦时桥管阀关闭,水封阀盘阻断空气进入集气管,防止爆炸;装煤和炼焦时桥管阀开启,荒煤气经桥管阀进入集气管。这种型式的桥管阀只能起到桥管与集气管之间的启闭作用,无法对炭化室的压力进行调节,并无法实行自动操作。因此,现在的桥管阀存在着不能对炭化室的压力进行调节和无法实现自动操作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桥管阀存在的不能对炭化室的压力进行调节和无法实现自动操作的技术难点并提供一种能对炭化室的压力进行调节且能实现自动操作的炼焦炉桥管用碟阀。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难点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炼焦炉桥管用碟阀,它包括阀杆和阀体,其中:它还包括阀板、泡罩和转轴,泡罩设在阀板的一侧,阀板装在转轴上并位于阀体内,转轴装在阀体上,阀杆装在转轴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阀杆为手动阀杆或电液推杆中的任意一种。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型式的蝶阀,可使蝶阀的阀板在任意位置旋转,起到桥管与集气管之间的启闭、炭化室压力的任意调节作用。本实用新型既可手动操作,也可自动操作。因此,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对炭化室的压力进行调节、能实现自动操作且操作方便、重量轻、节约材料和投资少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炼焦炉桥管用碟阀,它包括手动阀杆1和阀体4,其中:它还包括阀板2、泡罩3和转轴7,泡罩3设在阀板2的一侧,阀板2装在转轴7上并位于阀体4内,转轴7装在阀体4上,手动阀杆1装在转轴7的端部以实现阀板2的启闭。图中的5为桥管,6为水封大盖。
上述实施例中的手动阀杆1还可以由电液推杆代替以实现自动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本实用新型的碟阀与桥管5采用承插连接,水封密封。当焦炉出焦时,首先扳动阀杆1,使阀板2转动至关闭位置,然后打开上升管水封大盖6,氨水系统喷洒的氨水在阀板2上聚集到一定高度形成水封,当超过一定高度时,多余氨水从泡罩3处溢流至集气管;当焦炉装煤时,关闭上升管水封大盖6,然后扳动阀杆1,使阀板2转动至开启位置,荒煤气经上升管、桥管进入集气管;当炭化室压力出现异常时,可扳动阀杆1,调节阀板2的开启角度,达到调节炭化室压力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星原,未经张星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09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